新疆棉花入库总量突破300万吨 纺企用疆棉占比增加

19.12.2014  04:55

截至12月中旬,新疆实际入库皮棉总量已突破300万吨。同时新疆棉花目标价格首批补贴款也已陆续发放完毕,棉农积极性高,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成效初显。

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高芳说,今年棉农直接交售棉花比例提高,棉花质量也明显提高,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质量意识增强。

此外因为补贴发放及时,棉农种棉积极性提高。12月18日,巴州且末县英吾斯塘乡塔格艾日克村村民吾加不拉·亚库甫在电话中说,县上已按每亩191元发放补贴,他家共领到8022元补贴款,有了这笔钱,他将提前把明年要用的化肥、薄膜、种子买好,“明年继续种棉花”。

今年,新疆在全国率先推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新疆棉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北疆60多个县(市)和119个团场,南疆90%以上的县(市)种植棉花,新疆约有50%的农户(其中70%以上是少数民族)从事棉花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左右来自植棉收入,主产区更占到50%~70%。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新疆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除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外,国家发改委还宣布,国家不会轻易抛售国储棉,除了下发89.4万吨关税配额外,明年不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

配额减少,不少企业已制定采购新疆棉的计划。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吉宜军表示,公司用棉以新疆棉为主,新疆棉质量确实让人放心。

河南郑州某企业负责人说,日前,他们已派出两拨业务人员到新疆,一拨去北疆,一拨去南疆。由于明年进口配额可能只有89.4万吨,他们将新疆棉使用比例提升至70%。

目前,我国棉花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新疆产区籽棉收购价已由2013年的8元~9元/公斤左右下降至目前的5元~6元/公斤区间。内地棉区籽棉价格也大幅下降,湖北省籽棉价格去年在8元/公斤左右,而今年只有5.6元~6元/公斤。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棉花政策改革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主任刘克曼表示,今年执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政策,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不管是棉农交售籽棉,加工厂收购籽棉,还是纺织企业采购皮棉,他们最多或者唯一考虑的因素就是市场需求。这是棉花新政实施的目的,也是政策应当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