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坪县:孝媳贴心守候瘫痪婆婆

26.01.2015  14:59

  马立花给婆婆一勺一勺喂黑芝麻糊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新疆柯坪县健康路附近的一家个体户门前,准能瞧见这样一道风景:轮椅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安详地沐浴着阳光,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给老人按摩、搓背,还时不时和老人说着话。

   5年前,患脑梗的公公去世后,马立花毅然承担起家庭重担,主动照顾失明、瘫痪的婆婆,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孝媳”。

   近日,记者来到柯坪县,见到了孝媳马立花。

   婆婆最需要亲人

   马立花一家居住在租来的土坯房里,房子里又黑又冷。马立花平日靠给顾客送煤维持生计,小院子里到处都是煤堆,房子的外窗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煤灰。

   今年80岁的董兰英,被安排住在光线最好的房间。1996年,董兰英突发白内障,因手术失败,导致了永久性失明。2010年,患有脑梗的丈夫离世,董兰英受到沉重打击,最终瘫痪在床。

   董兰英一共有五个子女。面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5个子女一致想找个保姆好好照顾老人,但马立花接过了话茬:“让我试试吧,妈这种情况,更需要的是亲人在身边照顾,不是亲人恐怕也照顾不好。

   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后,马立花每天早晨不到7点就起床,帮婆婆接大小便、洗漱、换衣、喂饭、喂药、洗尿布……隔三差五,她还要推着婆婆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晚上,为方便照顾婆婆,自己睡在婆婆旁边的单人床上,一个晚上要为婆婆换五六次尿布。

   婆婆不时会大声哭叫,只要一听到婆婆哭闹,她就立马起来给婆婆按摩、搓背。婆婆自瘫痪后,就有便秘的毛病。马立花学着医生的方法,用手一点一点帮婆婆抠出来。

   一碗鸡蛋羹的爱

   “常年躺在病床上,一般人背上难免会起褥疮,但她婆婆的背上却干干净净的。原来,为了让婆婆睡得舒服,马立花每隔两小时就会帮她婆婆翻身敲背,五年如一日。能坚持这么久,我们开始都以为婆婆是她亲妈。”马立花的邻居王秀英说。

   在马立花的简易梳妆台上,没有化妆品,有的却是一堆瓶瓶罐罐的药品。“这些药中,还有我公公的,留着药瓶也是份念想。 2010年他突然去世,本来老两口相依为命,还有个精神上的支持,公公走后,婆婆变得很孤单,经常说自己不想活了,活着没有意义。我一天和她说八百遍,‘不管你躺多少年,我都会照顾你’。她这才安安静静地吃饭睡觉。”马立花说。

   “脑血栓这种病,长年吃药,不能间断,一定要坚持治疗。老人家一辈子很不容易,我很尊重我婆婆。”尽管马立花脸上的倦容很明显,脸色也显得有些蜡黄,但是眼神里流露出一股坚毅的神情。

   话正说到一半,马立花开始局促不安地向房屋外间张望,经常来她家串门的邻居石坤说:“她刚给她婆婆蒸了一碗鸡蛋羹,这会估计差不多熟了。但她做得不多,只够她婆婆一人吃的,这会人多,她不好意思端过来。

   新房带来新希望

   如今,婆婆病情平稳,身体状况也较好,马立花却累弯了腰,还落下了高血压等毛病。

   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马立花说:“儿子高中毕业后,为让我能够全心全意照顾他奶奶,不愿意再上学,非要回来帮助他爸爸送煤。现在大冬天的,孩子开着三轮摩托车天天去给客户送煤,每天满脸、满身的煤灰,长什么样都看不清了。女儿也正在找工作,各方面都挺困难的。”马立花一边给婆婆喂鸡蛋羹,一边时不时擦一下眼中即将滑落的泪水。

   然而,对于未来的生活,马立花还是充满了希望,她说:“今年我们家在阿克苏市买了大房子,等着装修好,就能住进去了,婆婆的儿女会经常过来看她,以后享福的日子还长呢。”(记者张婧 通讯员汪霞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