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甘霖润民生“数”说五年巨变

30.09.2014  05:10

  资料图:文化惠民宣讲队在基层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这个歌唱家我在电视里看到过,如今大明星们都把演出送到我们乡里,咱一分钱不出还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我们农民能说啥?就是打心眼里高兴呗。” 巴楚县夏马勒乡的农民买买提?依明笑呵呵的搓着手说,现在干活都有劲了,心里总有个盼头。每年都能在家门口看到高水平的演出,更让他和乡亲们格外开心。

   “我们这博物馆敞亮气派,还免费开放。有空就领孩子来参观,再听讲解员给一讲,真是又长知识,又惬意舒坦。”9月18日上午,位于乌鲁木齐的自治区博物院里,前来参观的市民个个气定神闲、在文物前细细观看,流连忘返。据讲解员介绍,馆里每天要接待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本地市民很多,有时候就是一家人都来转转,涨涨知识。

   这是新疆让城乡公众共享文化成果的缩影。衣食足了,如何能知礼仪?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的质量,无疑是最好途径之一。五年来,在中央、自治区资金的强力支持下、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引领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拉开了精彩演出的大幕。文化事业风生水起,天山南北,弦歌处处,遍及城乡,各族人民尽享文化盛宴。

   消除服务壁垒,文化普惠大众。

   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仿佛一夜间,人们发现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在公共文化服务面前,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地位……所有人都是服务对象。文化如阳光,应平等地照耀在每一个人身上。如今这一理念随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免费开放而日益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疆1444个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四馆一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中央及自治区拨付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7亿。2013年,国家和自治区还给和田、克州1607个新建成行政村文化室拨付了设备购置资金1607万。

   免费开放资金的保障推动,给新疆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越来越多的新疆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着文化的魅力。

   自治区博物馆先后举办了《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盛世华彩遗珍归—圆明园生肖兽首展》…….众多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文物大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令人们目不暇接。

   自治区图书馆则举办各类公益讲座近百场,听众达超过上万人次。数据显示,2013年,新疆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提供图书借阅677万人次、举办各类讲座553场次、开展读书活动1732场次,为农民工购火车票4000人次,开展各种培训4806场次、展览1421场次、演出29780场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文化厅通过不断加强和规范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免费开放绩效考核办法,与2010年相比,2013年免费开放受益人数增加了1.5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增量进入全国前三名,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