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开展直补问卷调查 棉花现货市场成交冷清

09.02.2015  17:53

  据了解,近日新疆自治区发改委针对2014年新疆 棉花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轧花厂),涉及2014/15年度籽棉收购量、分月收购价格、收购资金来源以及皮棉销售情况,还贷比例,皮棉入库公检和监管仓库满意度等,要求各棉企客观、如实填报,为2015年目标价格补贴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做准备。

  阿克苏、巴楚等地的农民反映,第二批目标价格直补款已落实到县、乡镇,农业部门已通知及时核算和领取补贴,希望最后一批按产量的直补款能赶在春节前发放到 手,以便现金流相对缺乏的农民及时采购 种子化肥 、地膜等农资。从沙雅、库车、新和以及巴楚、伽师等地的农民反映来看,即使直补款全部考虑在内,2014年植棉亩收益也要较2012、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平均减少300-500元/亩,从县或乡镇、土地所有者手中承包棉田的棉农几乎没有利润甚至稍有亏损,农民对2015年种植什么农作物大多迷茫,不确定者较多。

  2月上旬以来,疆内外新疆棉报价整体企稳,3128、2128级疆内监管库提货报价13500-13700元/吨、13800-14000元/吨,与1月下旬持平,但现货成交有些迟滞,一方面是内地大中型棉纺织厂已陆续停止原料采购,派驻南疆的采购人员逐渐返回,市场询价和成交快速降温;另一方面,棉花加工企业产销“倒挂”达到300-500元/吨,惜售高等级(2128级及以上)抛售低等级(3128级及以下)是普遍操作。部分疆内棉企认为2月下旬以后的棉花市场将迎来一轮上涨行情,港口高等级外棉供应收紧,地产棉替代作用大幅减弱、棉纺织企业原料库存过低需集中补库以及产业链资金紧绷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