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效显著

08.08.2015  14:11

   ——写在8月8日第七个全国“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

  (记者 郑义源)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8月8日是第七个全国“全民健身日”,设立“全民健身日”对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社会功能,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意义重大而深远。

  近年来,尤其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广大群众利用闲暇时光,走进公园、场馆,走向广场、山野,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既强健了体魄,又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8月6日,自治区体育局局长祖龙·克里木说:“我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各族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成功举办各种体育赛事,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环塔拉力赛、国际露营大会、国际沙漠徒步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赛、环赛里木湖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强力引领和带动了我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据介绍,为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区成立自治区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研究通过《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年—2015年)》(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开展4年来,我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体育组织逐步健全,体育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全民健身活动日趋深入,初步形成了大众体育丰富多彩、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职工体育优势凸显、农村体育日趋活跃、老年人体育广泛深入、少数民族体育特色鲜明、残疾人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日臻壮大

  无论清晨,还是黄昏,人们在各类活动场所总能看到那些为普及健身知识而忙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影。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健身气功活动中心总负责人黄振华年届花甲,精神矍铄。这些年,作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她不遗余力地向周围各族群众普及健身气功功法。她说,沙依巴克区健身气功活动中心下设25个活动站,活动站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免费向群众传授功法,这也是健身气功得以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民健身组织和骨干队伍建设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本保障,是推进全民健身社会化的关键,也是占领阵地、争取群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按照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自治区体育局对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进行分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为主导,以体育社会团体组织人员、体育爱好者和乡镇、街道体育干部为主线,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群众体育工作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18248名。

  目前,全区建成或自发形成晨晚锻炼点近3000处,每一处健身活动站点均配备有1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走出了家门,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融入现代社会。

  有人还记得这样一幕:2013年,在乌什县组织的一场乡镇女子排球赛上,比赛进入高潮时,一名女青年甩掉面纱抢着上场,最终在她的助力下,她所在的队赢得了冠军,她的精彩出场更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自治区体育局坚持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的原则,在全区城镇、企业、农村、牧区开展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连续11年开展自治区“体育三下乡”活动,连续5年进行自治区“体育进社区”等活动,累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500多场次,参与人数860万多人次。

  “十二五”以来,我区已有1100多所学校、8万多名青少年参加了青少年足球联赛暨校园足球活动。每年组织“天山之冬青少年上冰雪”活动,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开展了30余项青少年体育活动。

  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精心运作,天山南北纷纷亮出了“一乡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等别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实现了健身活动常态化、生活化、大众化和品牌化,在全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了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

   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昔日,于田县一中的田径场还是一片土场地,如今,已经铺上了塑胶跑道,足球场也披上了绿装,全区像这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运动场比比皆是。

  几年来,自治区体育局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努力改善我区公共体育设施落后的现状,连续6年将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活动。“十二五”期间,新建、扩建了42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了159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98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资助了17个社区体育俱乐部和12个体育公园建设,建成29条健身步道,安装了3000多条健身路径,全民健身户外营地等便民利民的健身设施遍布全区。同时,巩固并扩大了遍及天山南北的“环天山万里体育长廊工程”,形成了由乡镇、社区、城市“全民健身广场”组成的多元健身框架,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自治区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说:“随着公共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区各族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天山南北到处呈现出浓厚的健身氛围,尤其是连续11年开展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更是把体育健身指导、器材、表演送到广大农牧民身边,影响和带动了各族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