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常宜之印乃龟兹贵族私章

18.09.2014  13:45

    亚心网讯(记者曲媛媛 通讯员阿迪力·阿布力孜摄影报道)每逢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祝福是必备品。时光若倒转千百年,古西域居民心里,什么样的祝福最美好?

    有两枚印也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一枚在阿克苏博物馆,一枚在新和博物馆,它们同样都用阴文篆刻有“常宜之印”四字。

    新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认为,“常宜”是“常宜子孙”的缩写。“常宜子孙”是中国旧式大家族的观念,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维持,并且让子孙永远过着发达兴旺的生活。

    初步判断,这两枚印章应该是汉晋时期龟兹国贵族的私人印章。

图/新疆博物馆提供

    常宜是贵族的祝福

    收藏于新疆阿克苏博物馆的常宜之印,是驼纽铜印。印呈方形,边长3.1厘米,厚3厘米。驼纽高2.1厘米,骆驼呈跪卧状,脖颈短小,驼峰前后高低平齐,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纽中空,印底方形,阴刻篆书“常宜之印”四字,年代为汉代,出土于新和县排先巴扎乡古代遗址中。

    收藏于新疆新和博物馆的常宜之印,是狮纽铜印,出土于新和县兰合曼古城,年代为晋代,纽高1.8厘米,狮子呈伏卧状,狮头向后转去,似乎发现了什么目标,一副虎视眈眈模样。印呈方形,边长2.3厘米,宽2.2厘米,厚2.9厘米。印底部方形面中,同样阴文篆刻“常宜之印”四字。

    新疆博物馆人士解释,古代的玺印大多有纽,以使在纽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纽来区分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吏使用的驼纽、蛇纽等,是汉魏晋时授予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纽制。这两枚“常宜之印”铜印,分别为驼纽与狮纽,使用它们的人也应是有身世的贵族。

    那时的西域贵族,为什么喜欢将“常宜”二字刻在印章上?

    据了解,“常宜”的常字,有时也被写成“”,即长宜子孙,上世纪50年代,新疆民丰县大沙漠中曾出土过汉代“长宜子孙”铭文铜镜残片。“”,在古文献中有多种解释,这里的“”有宜于、适合、适当的意思。“”字常见于新疆汉唐时期丝绸和铜镜中,如民丰县尼雅发现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铭文锦,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铭文锦鞋等。

    那时候,“常宜”是用作祝福后世子孙的吉祥话。对家有万金,别无所求的贵族而言,最大的希望莫过于福及子孙,把“常宜子孙”刻在印章之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骆驼吉祥狮子威武

    这两枚印的纽部分,一为骆驼。骆驼是西域吉祥的动物,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它以长途跋涉行走在黄沙漫漫的沙漠里见长。据了解,骆驼时常在新疆考古中发现,岩画、陶器、泥塑、金器、钱币、丝绸等文物中都有迹可查,如阿勒泰岩画中的骆驼距今3000余年,汉晋时期的新疆和田骆驼钱、吐鲁番交河沟西出土的骆驼形金牌饰、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泥塑大型唐代骆驼俑和联珠”胡王”骆驼纹锦等。

    另一印纽为狮子。狮子虽凶残,但在人们心中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特别是雄狮体型巨大,拥有夸张的鬃毛。狮子在新疆古代文物中比比皆是,狮形金牌饰、狮纹栽绒毯、狮纹锦、狮纹釉陶壶、狮舞俑等是战国至汉唐时期的珍贵文物。汉唐时期,狮子在龟兹国的地位很高,龟兹国王就喜欢狮子。

    鸩摩罗什是古代有名的高僧,龟兹是他的故乡。他7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到北天竺,在名僧盘土多达多处学习佛经。12岁时,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龟兹王听说他回来了,亲自远迎,并为他造金狮子座,请其升座说法。

    用“常宜”为印章字样,骆驼和狮子为印纽,小小印章被赋予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新疆博物馆人士介绍,阿克苏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了人类活动,两汉时期这里曾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创造了灿烂的龟兹文化。

    龟兹古国自汉代起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西汉政府在龟兹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朝政府在龟兹设立“安西大都护府”,龟兹一度成为新疆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梁书》记载,龟兹“城有三重,外城与长安城等,宫室壮丽,饰以琅玕金玉”。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则言称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汇之处。

    这两枚“常宜之印”铜印出土,无疑是汉晋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交往的重要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