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半边天”撑起“幸福伞”

19.09.2014  20:15
  

 

帕丽丹(右)正在指导女工制作工艺品

  头纱遮去如瀑青丝、长袍不辨窈窕身材,在世人眼中,不少穆斯林女性着长袍、戴头纱,辗转在锅台灶间,将时间消磨于家务和家长里短。传统的穆斯林妇女们安于居家、相夫教子,不多言、不妄语,活得小心翼翼,规行矩步。

  在昌吉州体验现代文化生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一群不一样的穆斯林女性:她们揭开头纱勇敢迈步,摒弃传统束缚,努力学习知识,创业致富。

  由此,她们不仅过上了好日子,更在思维上、生活上实现了现代化,真正成了半边天。同时,她们还影响了家庭的现代化进程,承担了更多地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任务,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了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她们,活出了风采、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不一样的绚烂人生。

   帕丽丹:从低保户到连锁店老板

  淡褐色卷发、镂花耳环,一袭合体的职业套裙衬托出姣好身材,第一眼见到帕丽丹时,她的优雅干练和熠熠风采,让人完全忽略了她嘴唇上的缺陷。

  今年38岁的帕丽丹·肉孜是一位言语3级残疾的维吾尔族妇女,9月12日,记者走进她位于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西门村的帕丽丹金针缝纫厂,才发现在这家缝纫厂中别有洞天——现代装修风格的办公室简洁明快,井然有序摆满了色彩斑斓、光芒闪烁的维吾尔族风格的地毯、喜被、喜枕、暖炉套……融合出一种奇异的美感。

  “这是集缝纫、绣花、褥絮加工装备等一体的现代化加工厂,厂房和生产车间有500多平方米,此外还有400多平方米的库房和产品展厅。前阵子我们又新购进60多台刺绣机和1台褥絮加工机,车间全部采用电脑版操作技术,就在8月底全面投产后,我们又招聘了社会上的各族闲散妇女和残疾妇女80人左右。”帕丽丹向记者详细介绍着自己的成就。

  看着眼前忙碌的女工和成堆货品,记者完全想不到帕丽丹当年竟然靠低保过日子,那时,丈夫生病,儿子才一岁半,低保金完全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帕丽丹咬咬牙,毅然走出家门找工作。起初因言语3级残疾,帕丽丹常常被人拒之门外,一筹莫展之际,她忽然想到了自己还有缝纫的一技之长,从此,她开始用自己年轻时学到的裁缝手艺养家糊口。

  “我想,我需要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是本地第一个去银行贷款的少数民族女性。”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帕丽丹很骄傲,尽管她曾遭遇过拆迁、资金短缺等重重阻碍,但丈夫的支持让帕丽丹最终坚持到了成功。

  开起缝纫小店的第二年,帕丽丹还完了贷款,还看到了商机——现代姑娘们大多不会自己刺绣,嫁妆基本都是由母亲在确定婚期之后仓促准备,她感到这里藏着巨大市场潜力,于是,她的小店开始制作结婚用被褥等礼品,生意红火。

  之后,帕丽丹还萌生了更大目标:“我有了第一家店,就可以有第二家,吃低保没工作的妇女还有那么多,我为什么不把她们都集中起来,一起创业?”帕丽丹深知,自己的发展是靠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不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只要生活困难,她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让她们通过劳动,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

  “现在,我也能对家人理直气壮地说‘我上班去了!’,这种感觉真好。”厂房里,正在缝纫机前做活儿的马雪玲笑着说。40岁的马雪玲以前只能待在家中,丈夫不支持她出去工作,也不许她打扮自己,和朋友聊天时话题就只有孩子、土地、家长里短。如今,她淡妆素抹,衣着得体,缝纫技艺手法娴熟,言语干练。

  “少数民族妇女迈出家门来创业,这种观念转变在帕丽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我和她的丈夫曾聊过天,反而觉得她丈夫变成了她的‘贤内助’。”吉木萨尔镇党委副书记马军对帕丽丹这种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敬佩不已。

  “今年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单独设置了纺织服装产业馆,我的厂以针织类产品参展了呢!”帕丽丹告诉记者,在展会上,她和乌鲁木齐的两个商家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并得到预付资金10万元。

  现在,帕丽丹在南北疆已拥有了4家连锁店,缝纫厂生产的靠枕等工艺品已销往杭州等大城市,甚至出口澳洲、瑞典。

   丁永秀:走出家门,绣娘撑起一个家

  有一类人是力挽狂澜的英雄,充满了铁骨铮铮的豪迈气概,有一类人却是在平凡中彰显美丽,成为撑起半边天的温柔力量。

  “我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天天在家带孩子。丈夫无所事事,家里人又反对我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出来做生意,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9月14日,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的回族女绣娘丁永秀,抚摸着面前绣床上的“胡杨绣”半成品感慨万千。

  2007年,木垒县劳动就业局开办了首批刺绣培训班,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刺绣工艺进行了“嫁接”改进,全县有20多位姑娘跟着苏州来的老师学习刺绣。2012年,26岁的丁永秀参加了刺绣培训班,她想为自己、为孩子“”一条不同以往的路。短短一个星期,倔强的她就学会了基本技法,开始独立刺绣。从2012年至今,她已经完成了7幅大型绣品,每幅绣品均价2万元左右。

  现在,一架夹着图片、挂满各色绣线的绣床是丁永秀的宝贝,她娴熟地飞针走线,每天要绣近8个小时,3个月就能完成一幅中型作品。

  “跟着内地的苏绣老师,我学到了30多种针法,现在能熟练运用20多种了。今年8月,我还参加了昌吉州的刺绣比赛,并拿到了优秀奖!”丁永秀自豪地告诉记者,那次,她没有绣普通的“胡杨绣”,而是自己摸索着绣了一幅从没尝试过的荷花图参赛,能够被外界肯定,让她对自己的刺绣路更加信心百倍。

  “起初学习刺绣,是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属于逼不得已的选择,可是现在,我是真的爱上了刺绣,一天不绣就觉得缺了点什么,看见一幅好看的图片就想着怎么绣出来。我打算跟老师多学一些技艺之后,自己去创业。”丁永秀一边刺绣一边对记者说,用机器刺绣,三四天就可完成一幅作品,最贵不过千元,而手工刺绣则需要人工细致研绣数月,绣品精细、鲜亮,一幅就能卖到3万元。聪颖的丁永秀看中了手工刺绣的大好“”景。

  丁永秀回首来路种种,不由得感慨:“这世界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女人能顶半边天,女人靠自己的手艺赚钱,腰板也挺直了,说话也硬气了,地位也提高了。而且,家里日子过好了,赢得大家的尊重,还能带领周围的姐妹们一起致富,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