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天保工程,守护美丽新疆的生命线

02.09.2014  18:15

  你肯定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浩瀚、干旱少雨,水是绿洲的源泉和生命线。但你或许不知道,新疆84%以上的降水集中在天保工程区,800亿立方米的地表水资源也全部来源于天保工程区,天然林资源成为巨大的绿色水库,是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

  如果没有对天然林的守护,就不会有新疆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更不会有美丽新疆的美好前景。为了守住这片绿色的生态安全屏障,新疆实施天保工程十余年,矢志探索、砥砺前行,在生态建设中紧紧抓住民生建设,使新疆的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

  创新体制

  确保工程责任到位

  走进天山博格达峰的“天池”,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幅画的“守护者”就是天然林。

  从1998年的试点到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结束,新疆木材产量两年间从28万立方米逐步减少到8万立方米。至2005年全面停止对山区天然林的采伐,全区累计调减木材产量251.6万立方米。新疆天保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2.34万立方米增加到2.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5.66%增加到28.94%。

  天保工程开始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天保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绝佳机遇,牢牢抓住,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每年自治区政府与工程区各地(州、市)签订《自治区人民政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自治区林业厅与天保工程地州林业局及三大国有林管理局签订《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两份《责任书》就如同立下的两份“军令状”,天保的责任落实到了山头地块和具体人员,只可成功不能失败。

  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和积累,新疆才收获了丰硕的经验,方能厚积薄发。新疆探索创新体制,加快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逆向改革,在2003年天山西部林业局和阿尔泰山林业局两个森工企业改制为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的基础上,2012年,自治区又推进了山区林场改制为国有林管理(分)局,构建了适应天保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新的体制机制。目前,44个实施单位全部改制为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

  转变观念

  职工共享工程实惠

  在天保工程区,一批展现新疆特色、富有成效的天保工程后续产业项目齐头并进,让林区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

  新疆首先在管理上创新,实行《年度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制度,资金实行动态管理,避免资金的不合理滞留和使用。同时,自治区把天保工程建设与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旅游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发展产业,提高了职工的收入。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新疆高标准建设管护所站,使管护所站成为天保工程的标志和形象。所站建设规模在4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具备每天20人-40人的旅游接待能力,规模较大的达到2200平方米,接待能力达到每天100人以上。而通过保护森林资源与提高职工收入相结合,管护所站人均创收在3000元以上。

  为了摆脱以往“木头产业”的惯性思维,新疆转变旧观念,寻找林区振兴的新方向。在实施天保工程的过程中,对后续产业项目进行了规范运作。目前,新疆经营后续产业项目107个,开发土地5万亩,牛羊存栏数达6万头(只),建立森林公园30余处。2013年,天保后续产业产值在6500万元以上,利润达2000万元。

  在职工眼中,天保工程不仅是带给家乡碧水蓝天的生态工程,还是让生活产生巨大变化的民生工程。2009年至2013年,新疆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4980户。而后续产业的发展也让职工享受到了红利。据统计,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职工年均工资由2010年天保一期工程结束时的3.2万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4.3万元。

  “三个转型

  推动工程迈向新高

  2014年,是天保工程转型发展年。

  “转型发展是天保工程区未来的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必须高高举起一杆大旗。转型发展是天保工程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根本出路、不二选择。”新疆自治区林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在新疆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动员大会上说,新疆天保工程区的转型发展,必须以生态建设、改善民生为中心,突出抓好“三个转型”。一是发展方式的转型,要从单纯管护为主向管护与培育并举转型;二是经济结构转型,要从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为主向多业并举、绿色发展转型,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型、绿色产业转型;三是管理体系转型,涉及国有林区改革,改变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形成的综合管理体系,包括职能转型,赋予改制后的主体正当的、明确的管理职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4年,新疆天保工程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天保工程区的转型发展,加强资源保护、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通过发展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有效解决林区就业、增收等民生问题。

  群众共享林业发展成果,新疆转型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李娜  于生华 肖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