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
人民网乌鲁木齐4月20日电 20日,伴随着第一辆满载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车辆驶入喀什综合保税区主卡口,喀什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据悉,喀什综合保税区2014年9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5年1月8日通过了由海关总署牵头的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成为南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打破了国内综合保税区自获批到通过国家验收用时最短的记录。
目前,该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园区已与26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其中11家企业已完成工商注册及海关、国检备案,企业类型包括仓储物流、生产加工等,注册资金4.05亿元,预计用工人数500余人。
喀什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光特殊监管区域。主要设置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展览展示、口岸操作、航空货运和综合配套服务等七大功能区,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和海关监管方面。包括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企业不实行配额管理;园区企业经海关批准可以按月集中报关等等。
保税区规划面积3.56平方公里,紧邻喀什国际机场、314、315国道和规划中的中吉乌、中巴国际铁路,具有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我国开拓中亚南亚市场的重要平台、南疆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喀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它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推进速度受到国内外开放型企业的高度关注。
届时,喀什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营将进一步强化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结合点和增长极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必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