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农民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记

03.11.2014  15:58

   继2014年6月组织村民赴北疆考察后,民航新疆管理局住村工作组近日又组织了第二批考察活动。策勒县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与和田县郎如乡郎如村的16名村民代表和工作组成员,从10月19日至26日,沿315国道,经过且末县、若羌县,来到青海省西宁市考察。一路上,村民们有太多的所见所闻,更有太多的发展感悟。

   看社会,倍加珍惜民族团结

   19日中午,考察团在且末县吃午餐。餐馆老板是一名维吾尔族中年男子,看到有客人就餐,他热情地招呼,很自然地用汉语说:“你好,想吃点什么?”点完菜后,一名服务员走过来问考察团的工作人员:“喝白开水,还是喝茶水?

   有村民问:“你们店里的服务员都会说汉语吗?”老板笑着说:“日常交流都可以。会维吾尔语、懂汉语,能和客人交流,生意也会好。

   19日晚上,考察团住宿在若羌县。吃过晚饭,村民们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五彩缤纷的街灯、悠闲散步的人们,一向少言的古勒铁日干村专职副支书阿卜杜拉说,这地方真好,以后要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只要各民族团结,我们也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在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当地的信教群众抬着满满一筐桔子向人们免费发放。刚开始,不明情况的村民有些不知所措,经翻译解释,他们高兴地接过了桔子。晚上,村民们来到大街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饶有兴致地欣赏藏族广场舞。在这个多民族聚集、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省份,祥和、安宁的气氛让村民们羡慕不已,“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村民买提卡森动情地说。

   看经济,增强致富奔小康决心

   20日一大早,考察团从若羌出发,沿着315国道前行。每看到复杂的立交桥和错综的高速公路,村民们都饶有兴致地要看个究竟,村民阿不力克木还时不时地点评一下:这个现代化的设计真好,不堵车,很顺畅。有时,车子行进在乡村公路上,村民们还跟自己家乡的公路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总让他们感到自豪。“国家对我们家乡的投入很大,基础设施那么好,我们应该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郎如村党支部书记买提卡斯木说。

   在西宁,古勒铁日干村与郎如村的两位党支部书记还专门跑到卖新疆特产的商店、超市询问产品价格,当得知一个小型超市的核桃居然比村里核桃的售价整整高出一倍时,两名村支书开始商议如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问题。

   看文化,感受中华文化深厚底蕴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民们在这里领略了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长达618米的《中国藏族彩绘大观》和博大精深的藏医文化,让村民们惊叹不已。在贵德玉皇阁,村民们第一次见到了融儒、道、神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听着“门神”、“玉皇大帝”等陌生的词语和一个又一个的人物故事,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塔尔寺、藏文化博物院、玉皇阁烩成的文化大餐,一次又一次拓展着村民们的视野。民族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

   黄河的上游在青海省贵德县,这里有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村民们漫步在黄河边,听着工作人员介绍有关黄河的知识,用心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村民阿布杜卡迪尔弯下腰捡起一块石头说:“虽然不是和田玉,但这是从黄河边上捡的,我要一直珍藏着。

   民航新疆管理局住村工作组组长杨进告诉记者,让村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看到发展的差距,思想转变了,思路拓宽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就足了。(记者赵志芸 通讯员李纪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