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纸鞋拼成“户籍稿”

05.05.2015  15:52

图片由张永兵提供

    亚心网讯(记者赵梅报道)唐代的“户口本”和今天的户口本有什么区别?4月28日,吐鲁番地区文物系统2014年科研成果汇报会上,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研究员张永兵对外公布,他在整理阿斯塔那古墓发掘成果时,在两具女尸脚上的纸鞋底中发现了一张“户籍稿”,和今天的“户口本”不同,这张唐代的“户口本”不仅要反映“户主”的家庭成员关系、年龄、性别等,还要注明家庭成员死亡时间。

    据张永兵介绍,该“户籍稿”出土于2004年发掘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395号墓和398号墓,由两鞋底样纸张残片(下图)组成,残片上写“堂兄进君年贰拾叄岁,白丁,永昌元年帐后死;堂兄进逖年拾壹岁,小男,永昌元年帐后死;堂姉曹贞年贰拾伍岁,丁妇,永昌元年帐后死”,户籍残片背面还显示:武周天授三年户籍稿,“说明这张户籍稿残片年代可能在公元690年以后”。

    唐代古人缘何要用“户籍稿”去裱糊纸鞋?张永兵分析,可能是这张“户籍稿”中成员已经死亡,“户籍稿”在普查中已经被销毁,家庭成员就用销毁的户籍给死者糊了纸鞋。在分析两个不同墓葬出土的文书残片缘何能组成一张“户籍稿”时,张永兵推测,可能是两座墓主人生前关系密切,“他们应该都是一个家族当中的成员,家人在将家族中废旧纸张拿来相互使用时,将这张完整‘户籍稿’分拆成两部分”。

    据了解,古代户籍制度是控制户口、维护统治和课征赋役的基础,故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古代户籍的出土材料发现很多。最早有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简,最丰富的是长沙走马楼吴简。此次发现的户籍稿,吐鲁番的户籍制度,配合了郡(州)县制下,政府对所辖人口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