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体育民生工程天山南北开花结果

26.02.2015  15:23

42岁的新疆奇台县西地镇西地村村民聂艳琴如今一有空,就喜欢到离家200米远的健身广场活动一下。“我的腰老是酸疼,所以每次到广场都喜欢用旋转盘和靠椅按摩腰背部。叫上村里的姐妹们,大家结伴还可以跳跳广场舞,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聂艳琴说。

聂艳琴家有200亩地,年复一年的日子里都是围绕着种小麦、葵花等农作物展开,稍有点农闲的间隙,也没有什么可以休闲娱乐的地方。在她记忆中,参加过几次村委会组织的跳舞活动,都是在三八妇女节、十一国庆节和春节偶尔组织一下。虽然后来村里建了活动室,但窝在房子里搞活动总是让人心情憋闷。

“2012年,村上开始建健身广场,第二年就建好了。现在,这个广场不仅有健身器材,还有标准篮球场地,板凳、绿化草坪、树木一应俱全,俨然是我们村的公园。

夏天的时候,健身广场上不仅有老人还有年轻人,场地非常开阔,打场篮球赛、跳个广场舞,只要带上篮球和功放机随时都能进行。”聂艳琴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疆的农民在春夏秋季总是忙得一脸黑,到了冬季就窝在房子里打牌、喝酒。但在西地村,即便夏季农忙时间,年轻小伙在健身广场打球的身影也从不中断。

聂艳琴说,现在的农村和传统的农村已经大不一样,整个西地镇全部采用了滴灌,秋季收割也是全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力负担。以往聂艳琴夏季农忙时从早晨到晚上人都在地里,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浇水上,200亩地浇一次水就要一周时间,人忙得根本直不起腰,而现在只需打开阀门,就可以下班,节约出来大量时间,就可以到健身广场上跳舞健身。

政府给我们修的健身广场和设施农业,让我们过上了‘上下班’的日子,农民也不再总是灰头土脸。”聂艳琴说。

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杨雅丽说,2012年自治区开展体育民生工程建设年,为奇台县102个村投资建设篮球场、5个体育广场,其中自治区为每个篮球场投资3万元,每个广场投资40万左右,各乡镇、村也都拿出配套资金开展体育民生建设,如今奇台县实现了所有村篮球场全覆盖,极大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据了解,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间,国家体育总局和自治区财政对体育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3.46亿元,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目前,我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遍布天山南北,一大批体育场馆投入使用,建设了64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19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418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安装了2000多条健身路径;各地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群众性体育社会团体、健身活动站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逐年增加并日趋活跃,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万多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