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吾县发现战国时期古墓
10月29日,考古工作者正在对一处墓室进行挖掘整理。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王锡强 通讯员江红霞 吾甫尔·尕力 宋洁摄影报道)10月中旬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哈密地区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10月29日,经过半个多月的挖掘,考古工作者已初步发掘出带有殉马坑的墓葬、小孩石棺墓及祭祀遗址。根据墓葬形制上看,该墓地应属战国至秦汉的古文化遗存,初步确定遗址距今约2300年前后,为春秋战国时期。
10月29日,记者在沙梁子村墓地考古发掘施工现场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对一处墓室内的文物及遗骸进行整理。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执行领队王永强告诉记者:“通过这十多天的考古发掘,我们对这一处墓地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处墓地总共上报有12处墓葬。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了墓葬是9处,还有1处是祭祀遗址,另外还有几处石堆,这些墓葬分布比较分散。”
王永强介绍说:“这片墓地的主体墓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墓室,还有一部分是殉马坑,是单独的成坑,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特点的,在哈密地区比较少见。”
“伊吾县进行过几次比较大的发掘,有拜其尔墓地,有下沟墓地,还有前年进行的托背梁墓地,这应该是它的第四次发掘。”王永强介绍说,通过这几次出土的文物进行比较,对墓葬性质进行对比可以大致确定,这次发掘的墓葬它的主体年代应该是在战国中晚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这个时期。
据了解,与沙梁子村墓地同时期的墓葬,在哈密地区柳树沟以及在哈密亚尔墓地都有发现,它是相当于晚于焉不拉克文化的一种墓葬和文化类型。
相关链接沙梁子村墓地位于沙梁子村西南约300米,总面积约18600平方米,分布有石堆墓12座,于1988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过程中调查并建档。
1998年4月27日,沙梁子墓地被伊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伊吾县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未定级14处。古文化遗存对于古代人类的民族迁移、原始宗教、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