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疆代表团提交四项重点建议
08.03.2015 13:40
本文来源: 市政府
●20余条河流列入国家治理范围
●加快推进“疆电外送”工程
●加快实施艾丁湖生态保护
3月7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将四项重点建议以新疆代表团的名义提交给大会。
资源税改革建议
新疆进行全面试点改革
在《关于新疆资源税进行全面试点改革的建议》中,新疆代表团认为,新疆是全国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石油资源量300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天然气资源量为10.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预测原煤储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3%左右。
新疆的矿产资源多分布在沙漠、戈壁和绿洲边缘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矿产资源开采对资源地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力度也加大,新疆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生态治理和恢复。然而,资源开采企业每年因用地、草场破坏和水资源消耗等给予资源地的补偿并不多,新疆作为资源地,在资源开采上得到的补偿和造成的损失是不对等的。
自2010年6月1日起,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税率为5%。
新疆代表团建议,对目前新疆的资源税进行全面试点改革,将煤炭、铁矿石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的资源税征收办法由现在的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计征比例为10%左右。
如果其他矿产品资源税从价改革时机不成熟,建议尽快提高其他矿产品资源税税额征收标准:铁矿石、铜矿、镍矿、黄金矿等矿产品资源税税额标准,在现行资源税等级标准上每吨上调5-10元;铜矿石每吨上调10-20元。
20余条河流防洪建议
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
在《关于新疆博尔塔拉河等20余条灾害性河流列入国家近期防洪治理范围的建议》中,新疆代表团指出,新疆河流有570余条,大部分河流流程短、在垂直地带分布,造成洪水多发、局部地区频发洪灾。
据统计,新疆每年有30-40个县市及部分基础设施受到洪水严重威胁,较大范围的洪灾5-8年发生一次。
国家对新疆河流治理一直很关注,2009年起,水利部、财政部下拨资金用于治理流域范围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2010年,我区叶尔羌河、和田河等10条大河被列入国家重点内陆河防洪工程治理范围。
但目前仍有一批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重点灾害性河流防洪治理缺乏资金支持。如流域面积11367平方公里的博尔塔拉河、流域面积24692平方公里的车尔臣河等20余条河流,这些河流的防洪规划均已完成了编制、审批工作,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和缺乏资金支持渠道,绝大多数仍无法实施,而已建成的河道防洪工程多为简陋的临时性工程,抗灾能力不强,防洪负担仍是影响沿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
新疆代表团建议,国家加大对新疆防洪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尽早把这20余条灾害性河流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通过治理,使我区的防洪减灾体系从根本上得以提高。
加快疆电外送建议
打通经济带电能通道
在《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疆电外送”及境外送电工程的建议》中,新疆代表团指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加快推进包括疆电外送在内的“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新疆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使新疆能源电力参与全国优化配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
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为新疆参与全国能源平衡和优化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疆电外送”及境外送电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电网输电、铁路输煤为支撑的能源运输方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东中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系合作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让资源惠及更多当地群众,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疆代表团建议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能源局加快准东-华东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批复核准工作。该工程已于2014年获国家能源局统一开展前期工作。
同时国家能源局将“疆电外送”第三条、第四条特高压主流输电通道列入国家“十三五”电力规划,并尽快同意开展前期工作。
国家能源局还应尽快开展新疆-巴基斯坦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能源互联互通。
保护艾丁湖建议
建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在《关于加快实施吐鲁番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的建议》中,新疆代表团认为,吐鲁番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特色瓜果生产基地,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其境内的艾丁湖虽然流域不大,但它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的最主要源头。
目前,因受源头补水河流用水量大、流域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的影响,艾丁湖湖区面积缩小、几近干涸,土壤盐碱化沙化程度加剧,周边生物多样性濒临退化绝迹,区域周边冰川退缩加速。
新疆代表团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纳入国家“十三五”生态治理规划,建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并尽快立项组织实施,莫让艾丁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建议国家给予“退地减水”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现有灌溉面积,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增加艾丁湖生态区补给水源。
大力支持修建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增强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减少平原戈壁区无效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使极为有限的水资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区域用水矛盾,并将当地水资源置换用于艾丁湖生态维护。
本文来源: 市政府
08.03.2015 13:40
乌鲁木齐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公示
乌鲁木齐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个,批复总面积127992.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