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五方面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23.12.2015  10:06

新源县农机局位于县城卡普河路,下辖“三站一校”,即县农机管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安全监理站和农机培训学校,现有在编干部职工41人,片区农机综合服务站3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分站11个,农机修理和供应网点33个,农机大院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8个,农机从业人员7913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7002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06人,农运运输车驾驶员365人,农机维修人员43人。
      新源县作为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区重点县,全县农机化事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11%,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9%,农机总动力达到30.22万千瓦。2015年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3.82亿元,利润总额21618.37万元,农机户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实现农机促进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195元。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按照《新源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细则》的要求,农机系统7913人农机从业人员201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7万元,不在全县347户15784名建档立卡户的范围之中。但作为县直农口部门之一,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农机部门责无旁贷。新源县农机局将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第一书记(主任)作用以及访惠聚工作组的作用,从政策、技术、生产等方面着手,全力做好扶贫帮困发工作。
      一是政策帮扶。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全县贫困农牧民购机补贴资金的倾斜。在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前,提前深入乡镇村队和农牧民家中,摸清农牧民购机补贴需求,重点与乡镇扶贫部门对接摸清贫困群众中是否有购机需求。通过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对有意向购买农机的贫困户倾斜购置补贴资金。
      二是技术帮扶。为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帮扶目的,新源县农机局将充分发挥流动农机校和农机服务小分队的作用,在春耕、三夏、三秋、冬播重点农时生产前,组织开展“农机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活动,采取“送教上门、流动授课”、面对面宣讲的形式,宣讲科学农机富民惠民政策以及农机新技术、安全生产,为农村基层农牧民群众送去丰盛的“农机科技大餐”。对全县因缺技术致贫的农牧民进行重点培训。
      三是载体帮扶。以全县东、中、西片区农机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切实加强全县农机作业、维修、经营等实用人才的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机具操作使用等全方位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全县农牧民对先进农业机械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以“科技之冬”培训活动为契机,制定并细化培训方案,邀请相关部门技术专家和乡土人才,对全县农牧民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努力实现“一人一户一技能”。
      四是对口帮扶。对县农机局两个对口帮扶村贫困群众采取点对点帮扶方式。在帮扶工作中,将充分发挥农机部门信息、资源、政策等优势,真心诚意地“”,身体力行地“”,因地制宜地“”,既注重送资金、送物资等“输血”式的“”,更注重送政策、带人才、传技术等“造血”式的“”。广泛开展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和鳏寡孤独户慰问帮扶活动,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五是生产帮扶。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在重要农时,动员农机合作社以及农机主动为贫困户开展优质服务,为贫困户开展生产提供机具和技术保障。同时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对贫困群众土地进行托管和代管,将解放出来的困难群众鼓励其进行劳动力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