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物保护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中——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理事长、日本友人小岛康誉

25.12.2014  12:15

   本报记者 曹新玲

   12月16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十多位佉卢文专家及考古学家组成的尼雅古城遗址考察队伍中有位特别的队员,他就是跟新疆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理事长、日本友人小岛康誉先生。

   小岛先生曾在1988年发起组织了持续近十年的中日共同尼雅学术调查,并数次来过尼雅古城。

   12月19日下午,在尼雅古城遗址深处,跟记者同乘一辆车的小岛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话题就从尼雅的变化、尼雅遗址的保护谈起。

   小岛先生说,这次来尼雅古城,感觉变化很大。2010年的一场洪水侵袭过尼雅,对尼雅的文物遗存是有影响的。尼雅遗址规模大,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7公里,遗址上又分布着众多的居住遗址和果树园,保护起来有很大难度,不像其他小规模的遗址,保护起来成本投入少。

   “现在随着尼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不少人都想到尼雅来看一看,这无形中增大了尼雅遗址保护的工作量。像在遗址扔垃圾这样的事,大家也都知道扔垃圾不对,但大家还在扔。所以我经常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包括日本的一些城市演讲时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希望通过媒体做好宣传,一定要强调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文物没保护好,无法进行全面研究。”小岛先生说。

   目前,中国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和田地区文物局现在都很重视文物保护,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和田地区文物局还专门在尼雅设立了文物保护站。小岛先生对尼雅遗址保护情况十分了解。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文物保护的重要,这次和我一道前来的孙跃新博士,我们早在14年前就开设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慢慢地将文物保护的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在我看来,保护文物,保护文物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小岛先生认为文物保护工作人人有责。

   当记者问及倘若在日本如何对尼雅这样的遗址进行保护时,小岛先生笑着说:“日本没这么大规模的遗址,不光日本没有,如此规模的遗址,全世界都是很少的。像埃及金字塔,规模也很大,也很雄伟,但它可以一个个地单独实施保护。尼雅遗址就不同了,除遗址点外,像周围枯死的胡杨林、果园,都是遗址的一部分,这些树木自身就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遗址和遗址周边的环境都是被保护对象,保护难度自然就加大了。

   “丝绸之路成功申遗,让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尽管尼雅、楼兰这次没被纳入,尼雅遗址被追加为世界遗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小岛先生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际上与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文物文化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