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让新疆猴年新春“年味”十足

23.02.2016  13:44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吴美漩 张迎春报道)“第三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迎新年”新疆山水画邀请展、博物馆里的“小手巧绘猴面具”、“妙手生花——手扎玫瑰”社会教育活动、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在社区里的“欢乐春节”演出……从小年到正月十五,2016猴年新春的文化活动可谓精彩纷呈,给人带来浓浓“年味”,勾起了很多人对传统年文化的恋恋不舍,对新春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展览展示引人尽享年文化

哇,你看这个泥塑孙悟空真是活灵活现。”“哇,你看那个剪纸小人简直绝了,惟妙惟肖。”……2月1日正值小年,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举办的“第三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一早便“开门揖客”,用书法家和剪纸传承人现场书写的春联、剪出的窗花,油泥塑、刺绣等十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表演的手艺绝活,为人们奉上了传统年文化的盛宴。

只见现场人头攒动,新疆油泥塑艺术家建乐的作品“斗战圣佛”,首先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他介绍:“这叫作油泥塑,始于宋代。2016年是猴年,所以我创作了这个作品,希望通过我的油泥塑作品,让更多的人关注油泥塑这项传统文化。

欣赏着油泥塑,人还没回过神,旁边的剪纸、面塑、布偶等展位已经被众多好奇的小朋友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嚷着让艺术大师为他们剪纸、做面塑。田梓涵小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只见她盯着新疆剪纸艺术家徐乃政的作品,细细琢磨着其中的技巧,好不认真!她说,在学校的劳动课上,她也会剪纸,但没有艺术家剪得这么逼真,她要好好学学,学好了将来传承这门艺术。

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从2014年起,这一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乌鲁木齐市文化馆馆长胡玉梅说:“借这么一个活动,把春节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还在于加强宣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除此之外,早在2月8日前,就在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挂起的红灯笼、灯谜,举办的“迎新年”新疆山水画邀请展也令人目不暇接,让人在新年红红火火的氛围中“走一遭”迎来吉祥,更在艺术名家的佳作中流连,沐浴浓浓的传统文化之风。

迎新年”新疆山水画邀请展,在新疆当代美术馆开展以来,从元旦到2月15日,展示了王钧兵、解兴禄、岳五海、张云、刘麦收等10位新疆国画界领军人物的106幅国画作品,形式多样、特点鲜明、主题突出,美得令人惊叹。看过画展的观众马蕊,从小喜爱国画,对此更是称赞连连,她说:“比起观看节日期间眼花缭乱的娱乐节目,参观这样一场画展更有意义,尤其是本土画家寄情家乡山水的笔触,看来最让人感动。

互动演出让人开怀迎新春

2月9日当天,自治区博物馆的《找回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舞动生命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等社会教育类展览,就吸引了1500多名观众,及至2月14日上班,来自治区博物馆参观的人数不下万人。只见《舞动生命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展厅人流如织,人们纷纷驻足在3000年前康家石门子岩画上热烈舞蹈的先民图样旁观赏,又细细品味唐代的百戏俑,多语言、多文字的剧本《弥勒会见记》手抄本等展品。而其他展厅内的“小手巧绘猴面具”、“妙手生花——手扎玫瑰”等社会教育活动,更让人欣喜无比,有的一家老小都参与其中,亲手体验绘制猴面具,扎玫瑰的乐趣。一时间,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向展台围拢,或是欣赏亲手做出的成品,或是向讲解员讨教其中技法,其乐融融。观众耿宇翔,带着孩子参与了“小手巧绘猴面具”的社会教育活动。他说,春节期间,能带着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他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活动,既让人感到新奇有趣,又让他们离民俗文化的距离更近了,这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而由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举办的“欢乐春节”演出,早在小年前就上演了4场,让乌鲁木齐市延安路、昌乐园等街道社区的600余名群众激动不已、赞不绝口。他们说:“在家门口看演出,节目质量、看点亮点不输电视,太享受了!”2月17日,“欢乐春节”演出更是来到乌鲁木齐市中环路北社区,给那里的百余名社区工作人员、各族群众献上了舞蹈、独唱等好节目。只见,首先上演的维吾尔族双人舞《欢乐地跳吧》拉开了演出序幕,陆续上演的独唱《牡丹汗》、《妈妈最美》,也用“好声音”打动着人心,让观众激动不已,当麦西热甫上演,观众纷纷参与其中唱起来、跳起来。接下来,2月20日、21日,自治区博物馆还将举办“新博闹元宵——一起动手做汤圆”的社会教育活动,让孩子在元宵佳节有寓教于乐的好去处。2月22日,昌吉市社火大赛也将隆重登场,邀人们热热闹闹地奔向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