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春风化雨润心扉

07.01.2015  17:35

  新疆日报网讯 记者张蓓2014年12月23日,阜康市城关镇维民村的村民收到一批新年礼物——第二套“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系列连环画。这批连环画中既有厘清认识的《宗教极端思想是一剂毒药》,也有倡导现代生活方式的《塔克拉玛干的婚礼》,还有反映各族群众团结一心保卫家园的《墨玉万人大围捕》《美丽家园不容破坏》等,内容通俗易懂,画面富有感染力,深入浅出地讲透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连环画(口袋书)进村入户行动是自治区文化民生工程10个项目之一,一本本小小的连环画反映出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最终是让老百姓受惠。

   缩短文化传播的距离

  青河县萨尔托海乡玉依塔斯村的小姑娘索妮帕一有空就去村文化室,她要借电影电视光盘回去和家人一起看。虽然大型演出、优秀剧目不能到达每一个村庄,但是文化民生工程把优秀的剧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2014年年底,新疆“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2014年第二批文化产品10万多套,365万多张优秀电影、电视剧、舞台剧DVD光盘向全疆各级各类基层文化场所赠送发放,为全疆各族群众送去一份营养丰富的文化年货。赠送的文化产品内容包括《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雷锋》《高考1977》等40部电影,《毛泽东》《郑培民》等8部电视剧,以及话剧《庄仕华医生》《2014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等9部舞台剧,其中电影电视均包括维吾尔、汉、哈萨克3个语种。“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2014年全年两批次总计向全疆地县乡村四级1.1万多个文化场所和5500多所中、小学赠送发放优秀影视、舞台剧20多万套,光盘664万多张。

  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也相继推出流动的文化服务站,多次走进企业、社区、校园、军营、乡村,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近距离的贴心文化服务。

   体贴老百姓的需求

  “手机报上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需要的。”叶城县恰瓦克镇农民买买提江说,比如天气预报,手机报不只是发送天气情况,还告诉大家适不适合在当天洒农药等,“真是很方便。早晚两期我都是一期不落地看。

  维吾尔语手机报下乡工程自实施以来,经过至少3次调研,内容也进行了多次改版,目的只有一个——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根据群众的建议,2014年维吾尔语手机报《天山快报》进行了两次改版,栏目内容涉及新闻资讯、天气预报、农牧业知识、法律知识、生活常识、诗歌、笑话等。英吉沙县乌恰乡包孜洪村村民托合提·买买提明乐呵呵地说:“上次调研组来时,我就说要是能看到一些和我们相关的政策、法律信息就好了,没过多久真的就看到了。

  自治区启动实施的“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面向各族文学工作者广泛征集文学原创作品和翻译作品,按照“好中选优”的标准给予重点扶持和出版资助。读者艾力·穆哈麦迪在新华书店看到《黎·穆塔里甫诗文选》心里一阵激动,“我在上学时读过,当时阅读的是维吾尔文版的。”他说,“如今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这位诗人作品的汉文译本,可以看出翻译水平很高。这位诗人的作品中蕴涵了过去那些年代生活、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很值得一读。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连续多年的文化民生建设,已经在全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如何满足群众更多文化生活需求,文化民生工程仍在不断地探索。

  2014年11月26至27日,2014年度全疆农村电影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在玛纳斯县举办。这是为2015年农村电影放映由流动改为固定、解决农牧民冬季看电影难等问题而举办的。“有些地方已经走到了前面,哈密地区已经开始在村镇多功能文化室建设中提出‘首先要能看电影’的要求。”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勇介绍说。

  为解决我区农牧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的问题,自2012年起,我区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截至去年8月底,自治区财政已累计投入约11.7亿元,使广大农牧民家庭免费享受到约60多套画面清晰的卫星电视节目,其中包括6套我区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节目,约40多套音质好的卫星广播节目。沙雅县古勒巴格乡古如其阔坦村村民杨武权是村里用上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的首户村民,他说:“以前,我们看电视只能收到20来个台,信号也不稳定,地方台根本收不到。现在政府给我们送来了‘户户通’机顶盒,不仅全部安装调试好,而且一分钱也没收,我们太高兴了。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