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厅住村故事:一个温暖的“升国旗日”
每周一是新疆库车县库西吐尔村的升国旗日,但11月30日的升国旗日让这个南疆小村庄的村民们感到格外温暖。
“托乎提·肉孜是我们一小队的村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村民,从村里的集体劳动到葡萄长廊建设,他一直都在出力。但是前天他突发脑溢血,现在还在医院进行救治,希望大家都能献出一片爱心,为托乎提·肉孜全家分忧解难。”自治区教育厅住村工作队领队、库西吐尔村工作组组长孙琦在升旗仪式结束后说道。
没有感人的音乐声,但爱的旋律却在每个人心中激荡。没有捐款额度规定,现场只摆放了一个简易的募捐空纸盒,村民们自发的一个接一个默默走上前捐款,5元、20元、100元等各种面值的钞票不一会就将这个纸盒塞了个满满当当。看到这个情景,托乎提·肉孜的岳父、村里的老党员艾则孜·阿不都热依木情不自禁用劲鼓起了掌,眼里噙满了泪水。“我们库西吐尔村是民汉共居村,民汉群众就是一家人,谁家有了困难,我们就应该伸出手去拉一把。”捐了款的二小队村民程学琴说。住村以来,工作组提出了民汉群众“一起活动,一起娱乐,一起致富”的口号,组建了民汉“一家亲”模特队和“心连心”秧歌队,开办了“一家亲”双语夜校和广播站,建设了民汉嵌入式小区,民汉村民之间的交流多了、隔阂少了,帮助多了、感情深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团结互助的氛围愈来越浓。
感动还在继续。这时,会裁缝手艺的村民布买日艳木· 热合曼走到孙琦组长面前,她说:“工作组帮助我们成立了服装加工合作社,想办法支持我们致富,我们也一直想报答党和政府。冬天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我和徒弟们加班加点为村里的3名‘四老人员’分别做了一套冬衣,就是想让这些为村里做出贡献的老人们穿得暖和一些。” 当冷学颜、 艾则孜·阿不都热依木和袁继勇等3名老党员穿上新衣时,参加升国旗的群众队伍中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以前都是老伴给我买衣服,照顾我的生活。老伴前几年去世了,我自己在吃穿上也都一直凑合着,没想到身边的少数民族村民为我做了新衣服,不仅穿着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 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党员冷学颜说。
住村后,住村工作组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发现,村民布买日艳木· 热合曼的裁缝手艺很好,自己开了一个小裁缝铺,也带了几个村里的小姑娘当徒弟,但由于家中空间有限,房间里只能放下3台老式缝纫机,裁缝铺的规模始终大不起来。为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的致富带头作用,工作组与村委会将已停用的老卫生室的3间空房进行改造,专门成立了库西吐尔村“圆梦”服装加工合作社,让布买日艳木· 热合曼负责合作社的经营,带领村民集体致富。县委书记杨发森得知情况后,还专门协调有关部门为合作社解决了10台缝纫机。“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大的场地,有了崭新的缝纫机,真是太高兴了,我们一定要把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 布买日艳木·热合曼信心满满地说。
冬天的升国旗日虽然很寒冷,但库西吐尔村老百姓的心里却始终热乎乎的。因为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切身体会到住村工作组在用心用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困难。民汉村民有一个共同感受:人心暖了,民心聚了,幸福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