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教师的援疆手记:让生命之水汩汩流淌

12.09.2015  06:03
    “那边温差大,您要好好照顾自己。

  “唐老师,节日快乐,三年好长,希望你早日回来。

  “糖糖,遥祝你和与你同行的援友们教师节快乐!请你、你们一起保重身体!

  全国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自武汉市第十六中学的援疆教师唐君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祝福。从教20年,今年的教师节对她来说,意义格外不同。

   千里之外 迎来人生第20个教师节

  “这是我度过的第20个教师节,也是第一次在距离家乡几千公里的地方过教师节。”唐君告诉荆楚网记者,今年8月22日,她随武汉市另外30多名教师踏上援疆的征程,这一去将是整整三年。

  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这是唐君未来三年将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唐君就决定退休之后要去偏远山区支教,为那里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援疆,让她提前感受到了这份特别的快乐。唐君说,刚踏上这片土地时,带着一种期待,带着一股热情。

    9月10日这天,唐君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维吾尔族学生送来的小礼物。唐君担任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班上有50名学生,很多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她看来,学生们都很淳朴。

  “一来到博州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这样的生活减少了思乡的烦恼。”唐君说,学校是新疆博州党委、政府为解决当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依托湖北省优势教育资源而建。作为从全省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她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博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突发急病 让心成了幸福的大海

  “初来乍到,当地老师还有人背着吉它来欢迎我们,边弹边唱。”唐君说,当地的老师很敬业,而且比较开朗、直爽,相处都很愉快。

  唐君透露,一到博州,她就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双结双促”活动,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家庭结成亲戚。唐君的新疆亲戚是个蒙古族小伙子,名叫李涛。“就是当亲人走动,亲如一家人,家里大小事都有来往。”唐君说,9月19号,她们还要去另一个老师结的亲戚家里参加婚礼。

 

  随着对环境的熟悉,援友们也渐渐互相走动起来。“十几天的相处,觉得我们的生活更像是金庸笔下的丐帮,每天最大的盛景就是一个个带着碗筷的人敲着碗去某位援友家蹭饭吃,吃得热闹而温馨。”唐君说。

  然而,教师节前,一场急性肠胃炎突如其来,让唐君苦不堪言。好几位老师来到家里送她去医院,看病、拿药、打针,一大群人跑前跑后,让她感动得想哭。

  “气候干燥,早晚凉,中午热,衣服换来换去很不适应。”唐君说,不过这一病,却让她的心成了幸福的大海。

   青春无悔 要将援疆筵席办得妙趣横生

  “人到中年,总是感觉自己的生命流动越来越慢,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少,我害怕有一天我只能面对电视,在别人的生活中过自己的日子。所以,我选择去新疆,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然后读书、旅行、写东西;让日子过的充实而快乐,我生命的流水啊,要让它永远汩汩流淌!”唐君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自己的援疆手记,并取名“修行新疆”。

  很快,领导、同事、亲友、学生纷纷跟评,唐君一个当初中教师的朋友刘锦留言:“你的新疆修行之路,你的远行,让我看见生命在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里,还可以体验、拥有这样深刻而丰富的爱。当我们老去,躺在老树底下晒太阳时,回忆此刻的泪水、软弱、感恩、勇敢……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我想那一定是淡然而隽永的回味无穷吧!

  唐君认为,生命就像一条长河,只有奔腾不息,这条河才会永远新鲜而有活力。“在博州的三年,让我们把这一场筵席办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唐君在手记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