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摄影记者镜头抓取改革中的新疆瞬间

27.11.2018  11:01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秦金俐)廖周炎今年77岁,退休前一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宣传工作。他用相机准确捕捉瞬间,为时代留下珍贵的记忆。

  廖周炎1983年之前在兵团第二师29团宣传科工作,此后调入兵团日报社做了11年的摄影记者,退休前在兵团党委宣传部工作。11月22日,廖周炎拿出珍藏已久的部分摄影作品,讲述照片背后发生在新疆大地上的变革故事。

   丝丝改革春风吹进新疆

  在1977年劳动节前夕,在29团宣传科工作的廖周炎到北京出差。大街上到处在放《刘三姐》插曲,他出差的单位还组织他们去看了电影《魂断蓝桥》,“这在当时可不普通,歌曲和电影都反映的是爱情,这些文艺作品曾一度被视为禁忌。”廖周炎说。

  真正让廖周炎察觉到新疆人观念变了的,是次年劳动节前夕,他在库尔勒一个梨园里看到的场景:梨花竞相争艳,两个年轻男女撑着花伞接吻。他赶紧悄悄拍下了他们的背影。“年轻人开始勇敢在外人面前表达情感,说明社会更宽容了。”他说。

  虽然生活中丝丝缕缕的迹象表明人们的观念已发生变化,但离大多数人观念的“解冻”还有一段距离。他用这张照片向一家杂志社投稿,被以不合时宜拒绝。但就在这一年,《大众电影》杂志封面刊登了一张同类型的图片,引起了全国轰动,有称赞的,也有批评的。文艺作品的表达形式自此进入快速“解冻”期。

  1983年,廖周炎调入兵团日报工作,从此他拿着照相机跑遍了天山南北。1984年5月,他去喀什出差,发现街头有几个人摆摊卖花帽等手工艺品,其中还有妇女。改革开放之前,个人做生意一度是被限制的,在1984年前,南疆街头几乎见不到流动摊贩。“个体商贩的出现是南疆市场经济的苗头。”他抓取的这张图片后来被《中国摄影五十年》收录,还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带到十几个国家参展。

  如果商贩代表着城市经济的活力,那么万元户就代表了当时农村改革的热火朝天。1984年,兵团召开“工模”大会,表彰劳动模范。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表彰名单中出现了农场的“万元户”,北疆种小麦的廖飞燕和南疆种水稻的刘晓燕就在此列。1982年,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正是在那一年,此前是待业青年的她们各自承包了土地,仅一年的收成就让她们成了万元户。“此后几年,不少城里待业青年来到农村农场承包土地,人们收入越来越高,万元户已不再稀罕。”他说。

   各方面发展进入快车道

  廖周炎有3张图片,分别拍摄于1987、1988和1990年。图片展示的都是103团哈密瓜运往外地前的场景,清晰表现出新疆瓜果外包装技术那些年的快速发展。第一张是农户将成车散装的哈密瓜装进火车车皮,瓜没有任何包装和安全防护措施。“听农户说,路上走一个星期,到地方至少三分之一的瓜烂掉,特别浪费。”他说。第二张是用大网袋装的瓜,一个袋子里几十个。第三张,每个瓜都用发泡网独立包装,“现在更好了,每个独立包装后还装在纸箱里,真空包装、塑料盒式包装……包装图案也越来越精美,品质和文化都有了。

  1985年,29团在乌鲁木齐红山附近盖起了孔雀大厦,成为外地人最早到乌鲁木齐投资建设的建筑;上世纪90年代初,奇台农场盖起了新疆农村第一个别墅区……这些年里,廖周炎无数次用镜头记录了新疆大地上的“第一次”。“我很幸运,有机会亲历并记录这些重要的节点。”他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