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扶贫开辟新疆扶贫新途径

31.10.2014  11:31

亚心网讯(记者 刘杉)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19个兄弟省市从人财物上鼎力支持,“输血”和“造血”并举,不仅推动新疆经济高速增长,民生难题逐步解决,也为南北疆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途径,促使我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从单一“输血”到增强“造血”机能

前不久,浙江省金华市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家名叫“枣贩子说”的淘宝店铺里,有一位杭州的买家又买了一大包阿克苏红枣。这位顾客说,他觉得新疆的大枣味道好,已多次购买了。

据悉,今年5月份,浙江省金华市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有两家网店开始销售新疆阿克苏的红枣和纸皮核桃,几个月来,营业额已超过10万元。金华市供销社副主任叶超说,为了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今年,金华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搭建农产品销售网络,利用金华供销系统的销售网络,销售以红枣、核桃、苹果、杏仁和大米为主的温宿县特色农产品,这与一次性的物资或资金援助相比,通过经贸合作的形式,由单一“输血”转化为帮助当地“造血”,援助的效果更好、更长久。

记者了解到,在新一轮援疆建设中,资金项目更倾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几年来,75%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95%以上的援疆资金安排使用到县(市)及以下的基层。一大批住房、学校、医院等援疆项目投入使用,改善了受援地各族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当地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我国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大力开展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建设项目,大大提升了当地农牧民的幸福指数。住上新居的农民阿依那萨甫说:“我的新家有80平方米,我们只花了1万元钱。不但水电暖齐全,而且‘前有庭院、后有羊圈’,和过去住的地方有天壤之别。

在叶城县,一座现代化的维吾尔医医院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患者前来就医。医生阿力甫说:“老医院医疗条件和设备很差,上海援疆指挥部在与当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用一年多时间建成了新医院,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

促发展与富百姓紧密结合

  无论是在新疆哪个地州县(市),援疆的各省市干部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促发展”和“富百姓”。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坚持“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一大批优势项目纷纷落户,一个个产业园区、新型城镇加快建设,不只拉动了新疆经济高速增长,也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增收岗位。

在阿克苏浙江产业园,大批浙江企业的进驻为阿克苏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维吾尔族工人阿布都·热拉木在阿克苏地区库车红狮水泥厂上班,他说:“浙江援疆带来了许多企业,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技能培训和上岗就业。

2011年动工的泽普县阿克塔木乡的安居富民工程,如今已经发展成了热闹的小集镇。小贩买买提艾里·孜依提搬到了安居房商业中心的固定摊位,馕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营业额有500元左右。

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各援疆省市充分利用自身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产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主动将援疆工作融入到新疆建设、稳定等各个方面,有力地开创了“大援疆”工作格局,全面推动了新疆各项事业发展。

针对和田地区初中升高中学生比例低的问题,北京、天津、安徽三个援疆省市启动了规模宏大的高级中学建设项目,在和田地区一市七县和兵团第十四师新建、扩建7所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大幅提升了和田地区高中阶段的升学率。

上海在推进援疆工作中注意到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增加了“文化引领”一系列项目。莎车县图文信息中心便是一个集聚了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中心不但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规划展示厅,还参照浦东市民服务中心的形式,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办理低保、医保等公共服务。

全方位、立体化的援疆扶贫机制让新疆贫困地区“造血”机能不断增强,确保了新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