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疆干部讲故事:不辞长作新疆人

29.05.2015  14:44

   编者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文人眼中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墨客眼中荒凉冷寂的边塞景象。2013年8月起,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宝坻区5名党政、专业技术干部先后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支援工作。本期起,宝坻报推出《援疆干部讲故事》专栏,听援疆干部讲述工作、生活故事,一起感悟援疆干部的酸甜苦辣。本期刊发第一篇《不辞长作新疆人》。

  我叫高文旺,是牛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务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去年2月,带着习近平总书记“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的殷切寄语,来到民丰县民汉初级中学支教,和当地的同事一起,融入新疆,大家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用心浇灌祖国西部的花朵。一年多来,先后获得了“优秀援疆教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4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因情施教传承胡杨志

  我在民汉中学任教务处副主任,负责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熟悉了解学校情况的基础上,我从建章立制入手,规范教研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先后共听课、评课200余节,开展了“名师大讲堂”活动,结合教研处推选出董辉、买买提明等12位名师和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2014年12月,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拟以援疆教师指导为平台,把该校确定为双语教学的试点校,希望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以点带面,大幅度推动和田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我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我抓住“引领”这一关键词,潜移默化中介绍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缩短当地老师与内地在教学理念上的距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吸引身边的师生。我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保证教学质量,每天都有几位老师甚至有十几位老师过来旁听。用这种以身作则的引领,告诉其他老师,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第一保证。

  卢志年、杨钰莹、奉丽三位青年老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当了我的“徒弟”。为了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我全力以赴,尤其是在教学细节中仔细研磨。后来还有几位老师,主动要求当“徒弟”,我同样乐于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今年5月,在我指导下,阿尤普老师的《用地理坐标表示位置》和帕扎古丽老师的《父亲的驼背》两节双语优质课,顺利入围“京和杯”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在品尝授人以渔的快乐同时,我也收获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纯朴好学。

  在全体九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中考硕果喜人。毕业生406人,其中168人报考了内高班,82人达到录取体检线,上线率为48.8%,录取65人,录取率创下该校历史最高水平,6人被乌鲁木齐十七中学录取,受到民丰教育局的表扬。

   民族团结花开雅河边

  在学校里,我是一位支教老师;在新疆、在和田,我觉得自己更是一名学生、一位战士,肩负着巩固边疆、建设和田的神圣使命,为神圣使命无怨无悔。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把增进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心里时刻惦记着贫困家庭的孩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学生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扶贫捐款和资助贫困学生。图拉罕·芒力克是七年级(4)班一个乖巧的小女生,左耳有些听力障碍,去年9月29日,古尔邦节前夕,我前去家访,送去了白面、食用油和学习用品,一家人非常激动。图拉罕·芒力克对我说:“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内高班’,我要去北京上学。

  推广普通话、组织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同感。去年4月25日举行的民汉中学“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了普通话。5月“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先后策划并组织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民族团结班会课等活动,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援疆行即将结束之际,经过认真考虑,我将二次援疆的申请递交到了组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