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开出的花朵

29.07.2015  13:32

蒙莱西罕•麦提赛迪克大妈在天安门前留影。

    天山网北京讯(记者朱凯莉摄影报道)“孩子们快来吧,手里拿起针线和梭子,我和你们一起整理花样,这个世界因你们而美丽甜蜜。你们的妈妈有很多梦想和希望……”在去天安门的路上,来自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良种场的61岁老人蒙莱西罕•麦提赛迪克(以下简称:蒙莱西罕)轻声哼唱。

    近日,蒙莱西罕参加首届“自治区妇联草根宣讲员赴内地考察培训班”来到北京。在诸多行程中,最令她盼望的是去天安门城楼。她特意将多年来获得的荣誉勋章用细密的针脚缝到一条绶带上。“年龄大了,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来北京天安门看毛主席,我要带着荣誉去。

    如今她已两鬓白斑,想起往事依稀就在眼前。蒙莱西罕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有6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大。12岁那年,蒙莱西罕在学校被评为“三好学生”,跟着老师第一次来到北京参观天安门。“现在生活好,用手机就能拍照,我们那时相机很珍贵,我们学校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摄影师,给我们合影留念。”在泛黄的老照片中,一位小小少年就是今后与她携手一生的丈夫。“那年他14岁也是三好学生,帮我从车上拿行李。”说着蒙莱西罕不好意思的笑了。

     旧时光

    和田编织地毯的历史有两千多年,在当地有种说法“天上有多少云彩,和田有多少地毯”,在这里几乎人人都会织和田地毯,真正成为地毯大师的人并不多,那需要熟悉各种染料、材质和色彩,并从事地毯图案的设计。

    在蒙莱西罕的童年时代,她眼中的地毯是有魔力的。夕阳下,母亲将羊毛剪下来,闲暇时光里再细细搓成线,随后,乳白的毛线被放进各种天然颜料中,孕育出变化万千。海纳花汁染出一片夕阳红,沙枣壳汁中藏着沙漠黄、乌斯曼草里饱含苍郁松林绿…..所有被细细挑染的材料都在安静等待,母亲的手指在线间飞快地翻飞,指尖下渐渐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地毯织好了,踩在脚下,瞬间升起一片温暖。

    她7岁开始与母亲席地而坐,学习编织地毯,周围人叫她巧手姑娘;14岁指尖传情,编织手链送情郎,他眼前一亮,说你绣的真漂亮;17岁婚后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家庭陷入困窘,她重拾织毯技艺,并到大街小巷去叫卖补贴家用……

     新时代

    蒙莱西罕的第一桶金令她永生难忘。当时她拿上地毯去和田卖,生意不好呆了几天,钱也用完了饿着肚子。正在她灰心丧气的时候,想起妈妈还送给自己一枚金戒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很不忍心,但没办法,她还是把母亲给的戒指卖了别人。

    “350块,我拿着钱去采购了一些品质高的线、染料和设备,我要从新开始,绝不放弃。

    “买地毯首先要看原料,和田地毯最大的特点,是地毯由和田羊毛织成。和田羊毛特别适合织地毯,弹性好、粗细适中、色泽自然、手感好”说起地毯,她侃侃而谈“别的地区的羊毛织成的地毯,压下去后弹不起来,但是和田地区的羊毛地毯压下去后能立刻弹回原状,可以说,和田羊毛地毯的质量一百年都没问题。

    随着地毯品质的提升,她慢慢她开始在和田地区小有名气,前来找她学习和购买地毯的人越来越多。编织地毯是个慢活儿,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于是她开始动员村子周围的妇女免费来学,组成家庭小作坊,接订单。

    转眼,蒙莱西罕已人到中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妇联在搞刺绣、缝纫、编织的培训,心灵手巧的蒙莱西罕先是去培训班观察。她把学员们剪下来的边角料拿回去自己配色、裁剪,制作成被褥、靠枕。看了两期后她也开始报名加入到培训中来,无论什么课都如饥似渴的学习,除了编织刺绣外还学习了企业管理、法律、教育等课程,并及时了解到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政策,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0年,在自治区和当地妇联的帮扶下,蒙莱西罕去工商局正式注册、投资开办了一个正规的、属于自己的地毯厂,当年在地毯厂上班的人就达20人之多,仅这一项每年就能收入3万—5万元左右。如今厂子已经发展到213人,有60架织机。

    随着生意的风生水起,大妈也受邀走上了亚欧博览会。在自治区妇联的展位上艳丽的地毯吸睛无数。当她面对突如其来的国外订单时,用了一个词:意外。“真没有想到我的地毯现在能走出国门,卖到中亚、欧洲国家去,和田的地毯很好,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她。” 蒙莱西罕乐的合不拢嘴。

    如今大妈有了新打算,“现在我想先把党的优惠政策宣传好、用好,把我们地区失业的人招进厂子里安排就业,减轻国家的负担,帮助年轻人。

    蒙莱西罕与织毯相伴一生,当问到地毯对于她意味着什么,她说,“我喜欢地毯,它就像我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