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六十年】

11.08.2015  19:18

  八月的福海,微风拂面,夜幕降临,街道上灯火通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草鲜花迎风斗艳,广场上人们歌声阵阵、翩翩起舞,孩童们在欢快地玩耍,人们尽情享受着安详幸福的快乐生活。看到眼前的一切,谁能会想到昔日的福海县到处是戈壁荒漠、荆棘丛生,风沙肆虐,如今眼前的福海县是交通便捷、楼群林立、宜居宜业、生态和谐的城市。

  多年来,福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保护生态、放大优势、突出民生、形成特色、创先争优”二十字方针,努力打造代表新疆重要“会客厅”、“两个可持续”示范区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福海”为主线,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大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依托项目 打牢基础

  福海县全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林地生态得到保护,草原生态持续改善,耕地生态治理加速,湿地生态逐步恢复。

  加快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农田林网、城乡绿化等工程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农田林网8360亩、城市防护林1915亩、绿色通道52.5公里、村庄绿化18个,发展庭院经济251户,栽植各类苗木260余万株,成活率80%以上。完成荒漠林封育9万亩,中幼林抚育5000亩,河谷林封育5000亩,森林植被覆盖率11.48%。

  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工作,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进荒漠草原保护与修复工作。2011年以来,累计兑现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牧草良种补贴共2.13亿元,惠及牧民4155户;禁牧区转移标准畜18.9万羊单位,100%实现禁牧。结合定居兴牧工程,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进一步减轻草场压力,三年来共建草原围栏396.4万亩、饲草料地8.65万亩、棚圈2000余座。牧民定居总户数达到2806户,占全县牧民的56%,受益人口12627人,定居后牧民人均增收550元以上。启动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和国家生态功能区划工作,2012年乌伦古湖湿地保护与恢复、乌伦古湖生态保护试点项目启动。编制完成了《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12年—2014年实施了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累计完成了4大类11个项目,总投资达5350万元,先后实施了干河子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阿尔达入湖污水截留、乌伦古湖下游断流河道生态修复、乌伦古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湿地管理站、鸟类观测站等项目,成立了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和恢复。

  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保实用技术,建立“三同步”残膜综合治理机制,三年来,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覆盖43个村;回收残膜90万亩,回收覆盖率达60%。

  绿色先导 引领产业

  福海县提出了“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发展理念,让生态产业提升福海生态文明的绿色“效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2008年,阿勒泰大尾羊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013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乌伦古湖冷水鱼均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旺源科技集团的有机骆驼奶荣获“新疆名牌产品”,截至2014年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1.2万亩、基地认证45万亩。阿勒泰大尾羊、冷水鱼、骆驼奶、绿色有机农产品,一批具有福海特色的生态产品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

  福海县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北部有独特的山地草原、中部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南部有神奇的大漠风情,是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环阿勒泰山旅游圈的重要节点。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每年在福海县举行的新疆首届路亚船钓比赛,倡导的就是“生态旅游”,阿拉善温泉景区的“生态养生游”,吸引了疆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福海休闲度假。

  严格按照“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福海县立足资源优势,把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发展低碳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切入点,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汉能、中电电气等一批国内知名光伏发电企业的落户投产,让福海县的清洁能源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完善设施 改善环境

  按照“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福海”的要求,

  福海县加快推进生态县城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福海。

  准确定位新型城镇发展格局,以福海老城区为中心,推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西两翼拓展,通过对老城区升级改造、西城区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引导发展不断推动福海新型城镇化进程。

  依托亚行贷款等项目,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热二期、供水增压提升站等项目,先后启动了团结路、人民路街景改造工程,城市整体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城镇供水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99%、89%、90%、30%。

  全面启动编制福海县创建生态示范县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农村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积极推广农村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农村改水改厕改圈等工作,2012--2013年国家和县级财政投入708.99万元,实施了福海县3个乡镇12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受益人口数达5310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23个,地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3个、生态村35个。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设立奖励资金,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各族干部群众创卫积极性有效激发,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建设让福海插上了绿色的翅膀;绿色,已经成为福海一张极富影响力的发展名片。福海人民深刻地明白,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将凝心聚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福海这颗璀璨的“准噶尔明珠”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