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长大:新疆多民族文化给我无限灵感

11.09.2015  12:42
原标题:我在新疆长大:新疆多民族文化给我无限灵感

1975年,我出生在尼勒克县,我的母亲在尼勒克县文工团当编导,可以说,我从小是跟着母亲在排练厅里长大的。还记得,排练厅里有很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演员,从小耳濡目染,我也能说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三四岁的时候,我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拿着奶茶碗跳一段民族舞。

学维吾尔语,发现民族文化之美

7岁那年,父母带着我告别了故乡尼勒克县,来到乌鲁木齐市,我开始在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上学。凭着从小对民族舞的了解,还有那个年代流行的霹雳舞对我的吸引,我对文艺特别感兴趣,便报考了新疆艺术学院,学习舞蹈专业。

1989年,我在新疆艺术学院学习。宿舍里住着8个人,除我之外都是从阿图什市来的少数民族同学,一句汉语都不会说,为了和他们更好地交流,我的语言课选择了学习维吾尔语。

果然,学习了维吾尔语之后,我和他们的距离很容易就拉近了。上课的时候,班里的老师用汉语讲的一些专业术语,维吾尔族同学听不懂,我可以给他们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我们也会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他们还用维吾尔语帮我砍价,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那时候,我就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尊重。我们族别不一样,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不一样,但至少我了解你的语言,尊重你的文化,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就近了。

学习维吾尔语让我受益匪浅。1992年,我进入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当了一名舞蹈演员。几年后,我去北京进修,回来当了舞蹈编导,后来又担任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在那期间,我和团里的少数民族演员关系融洽,他们也很听我的话。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我会说维吾尔语,第二我通过学习维吾尔语,学会尊重他们的文化。

其实,生活在新疆这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学习和了解另一民族的文化,感受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真的是一笔在其他地域很难获取的财富。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增进了了解,能够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对我从事艺术创作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了解,我能凝聚一个团队的力量,因为了解,我能更好地去发掘、开拓民族文化中最令人惊奇,最光辉璀璨的部分,让自己的作品独具魅力。

投身文化产业,让新疆影响世界

在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工作期间,我并不局限于创作部队题材的作品,多年来,我参与过许多歌曲的词曲创作以及小品的创作和导演等,并于1995年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现代舞编导。

那时候,新疆还很少有人接触现代舞,也很少有人去学,但那却是我艺术生涯转变的一段宝贵经历。从北京回来,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挖掘新疆多民族文化的魅力,明确了一个目标:新疆文化要想“走出去”,一定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于是,在后来的创作中,我开始尝试用现代舞的技法去编排一些民族舞蹈,第一个把新疆的民族歌舞剧和部队题材的内容结合在一起,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上演的公安部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上推出剧目《寻找吾斯曼江》,收获好评。

寻找吾斯曼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的是维吾尔族民警吾斯曼江在边防派出所任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在他所管辖的片区,各民族群众都十分爱戴他,家里的全家福上都有他,他不仅是这家人的“儿子”,还是那家人的“叔叔”、“哥哥”。这是一部既有政治意义,又有民族性、观赏性的剧目,一亮相就让全国观众了解了新疆歌舞文化的魅力,了解了新疆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为我后来投身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少启发。

2015年,我打造大型现代音乐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将王洛宾10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进行全新改编后呈现给观众。

当这部歌舞剧亮相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时候,收获了好评。简单来说,这部歌舞剧并没有宏大的题材,就是一部以小见大的歌舞剧。它的成功在于,我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想法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延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条腿”就是改革、创新,让新疆的文艺作品与时代、与国际接轨。

所以,《在他的歌声里》没有改变王洛宾这一文化符号的内容和本质,但在编排上,整部歌舞剧的表现手法和操作手段都有创新,比如大量运用数字舞美,声光电的效果,包括一些多媒体投影。

我想,新疆的文化艺术墨守成规是得不到发展的,一代代艺术家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不仅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上,更要在宣传的手段、营销理念等产业化领域做到与时代接轨,最终打造出新疆本土的文化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作者为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原团长 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