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我国空间科学或将进军火星、黑洞

18.03.2016  16:01

  近日正式出版并公开发布的《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显示,至2030年我国预期要发射总计20颗左右的科学卫星。报告提出了包括“黑洞探针”计划、“天体号脉”计划、“链锁”计划和“火星探测”计划在内的23个空间科学计划等。

  该报告是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中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团队近30位科学家合力完成的最新成果。报告阐述了至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提出了中国至2030年发展战略目标、绘制了至2030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报告提出,至2030年,要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等热点前沿领域,通过系列科学卫星计划与任务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科学计划,实现重大科学发现与创新突破,同时推动航天和相关高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爱因斯坦曾经预言,自然科学的前沿将逐渐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前沿转移。目前,空间科学的研究正是既瞄准宏观的太空和宇宙,又瞄准微观的粒子和生命起源。因此可以说,空间科学是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前沿科学。”

  同时,由于空间科学的探索性很强,对探测仪器和空间飞行器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能极大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带来潜在经济效益。“例如,目前手机上使用的高分辨率相机已经普遍采用了来自深空探测技术领域的CMOS成像技术。”此外,空间科学也是国际合作的前沿领域。

  “我国目前已发射各种应用卫星100 余颗,建立了较完整的多种应用卫星体系,在空间技术与应用方面并不落后,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航天大国。然而,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科学’的态度,造成了我国‘既是航天大国,又是空间科学小国’的尴尬现状。”吴季表示,目前在空间科学领域,我国还只是知识的使用国。“我国空间科学家大量使用国外卫星公开发布的数据,都是在跟着国外走。这种‘寄人篱下’的研究工作很难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当前,我国空间科学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吴季介绍,空间科学,就是研究空间或者必须到空间去才能开展研究的科学。随着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并正式交付开展科学观测,实践十号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今年将陆续发射,反映出我国空间科学正在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作为今后五年中国将重点突破的基础前沿科学领域被列入了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我国空间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但是我国现有空间科学任务多是“一事一议”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预算。“我们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来统筹安排。此次的研究报告就是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决策和国家预算的安排提供科学的输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