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精神分裂症 我国有五成患者未获得治疗

12.03.2015  15:39

●中国内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780万,但仅有一半患者获得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不可随意中断,否则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菜花黄,疯子忙”,春季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在1亿以上。按2014年末中国内地人口13.68亿推测,中国内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780万。尽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仅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治疗。在日前举行的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论坛上,专家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千万不可中断治疗,否则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会上,全国首部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和治疗的公益微电影《Doctor S》首映。

现状

五成患者未获得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类疾病。多发于青壮年,15~45岁最为常见,病程多冗长,达数月至数十年,甚至持续终身。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显示终身患病率高达13%。。按2014年末中国内地人口13.68亿推测,中国内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780万。尽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仅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治疗,约900万患者没有得到治疗。

2013年8月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显示,2010年精神疾病导致全球23.2万人死亡,是导致死亡和疾病的第5大原因,是导致非致命性疾病的首要原因。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要高于HIV/AIDS、结核病、糖尿病及交通伤害。

发病

三原因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精神研究所所长王高华教授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

1.生物学因素:即患者本身的因素,通常跟性格、个人的社会适应性等有关。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50%~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孤僻、冲动、内向、多疑敏感、好想入非非等。

2.心理学因素:即外界因素,一般认为生活事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如失学、失恋、学习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外事故等均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3.社会学因素: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患者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家庭、社会能给予及时关心、帮助,可能会阻止患者发病,反之则会加剧发病。

另外,王高华表示,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不能说其具有遗传性,但临床确实发现,病人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率为35%~68%。

治疗

阳性”症状需早期干预

据悉,在21世界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国内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经济因素以及认识不足,接受治疗的比例低,未治疗者中,已经成为精神残疾者占82.7%,其中重度占14.7%,极重度占53.5%,可见形势十分严峻。

药物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深圳康宁医院院长、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刘铁榜教授介绍,具体来说,规范治疗主要包括四点:

一是尽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妄想、幻觉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称为“阳性症状”;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精神衰退症状称为“阴性症状”。当阳性症状很突出活跃时,预示着疾病处于早期、急性期阶段,应抓紧时机积极治疗,以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是以精神专科治疗为主,其他科如中医科、心理科等治疗为辅。

三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疏导、社会安抚等为辅。

四是要遵守药物治疗守则,包括用量要够、时间要足。一般来说,如果是初次发病,急性期治疗需耗时4~6周,继续治疗期一般是3个月,维持治疗期是1~2年,“总的来说,第一次发病,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治疗,如果是第二次发病,则需要治疗5年时间,第三次发病则要终身治疗。所以,越早开始治疗,治疗时间越短,效果也越好。

提醒

治疗中断易致高复发

同时,精神分裂症又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研究表明,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是40.8%,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专家表示,高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主要难题和挑战,从急性期到维持期的持续有效治疗是降低复发的关键。

王高华指出,复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加重大脑功能的永久性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会逐步下降。2.复发造成的频繁入院和更长的住院时间使得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加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当然,疾病的复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药物依从性差导致的复发占43%。

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通过药物控制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虽不能根除,但经过治疗可以稳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劳动能力基本都能恢复到病前水平。”王高华表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调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的干预也非常重要。

小贴士

如何及早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发作前,就可能已经出现了前驱症状,家属和亲友如何通过患者的日常表现来鉴别呢?刘铁榜表示,三个方面有助判断:

1.有别于过去。就是说患者跟过去判若两人,性格发生很大变化,如:一向活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不喜欢与人交谈、交往,喜静不喜动,沉默寡言,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过去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暴躁或变得疑心重重等。这些都是性格改变的症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

2.有别于他人。就是说跟周围的人、跟大家认可的行为准则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很严肃的会议场合,大家都在认真听讲,只有他大声喧哗;在葬礼上,大家都很悲伤,他却兴高采烈、哈哈大笑等。

3.有人格分裂倾向。就是说自身的想法、情绪跟实际行动完全不是一回事,想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甚至很对立,或者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等,就需要特别注意。(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