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商业化野心初现 近9成网友不接受朋友圈广告

03.02.2015  04:06

导读: 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业内人士预计,一年可为腾讯带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终于还是来了。1月21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开始内测。

朋友圈”的初心与野心

还记得打开微信1.0时候的描述吗?“收发消息、拍照分享、联系朋友”。尽管今天打开微信看到的,还是那个硕大星球下的渺小人影,但你能想到微信已经走了那么远吗?

今天,微信的口号已经变成了:“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因为微信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已渐渐成为一个“超级APP”,它像磁极一样吸引了无数的人、物、产品和服务融入其中,交友、娱乐、购物、吃饭、出行、理财、看病……统统都可以微信见。在微信之上,很多传统企业融入了互联网,很多过去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很多现实生活被凝结于指尖,很多商业逻辑被彻底颠覆……

虽然迅猛发展的微信已经拥有了令人咋舌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但是在商业化上却显得缓慢而踟蹰。

没有人会质疑微信的“吸金”能力,但微信却一直都在强调:目前并不急于赚钱,更多的是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构建好,足见其背后的谨慎。即使在已经打通支付、看似商业闭环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微信似乎仍在犹豫:这最后一跃应该以怎样的姿势?如何赚钱和赚什么钱要如何权衡?

尽管用户已经大量地从PC互联网迁徙到移动互联网,但是商业模式并不能简单平移,毕竟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和生态法则。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真正的、持续的成功商业化,微博“叫好不叫座”的噩梦至今仍在继续。微信能破茧成蝶吗?这不仅仅是腾讯一家公司的探索,甚至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探索。

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热心肠”的人们曾经为其设计过不少商业化的路径:用户增值服务付费、游戏、广告、电商……这些微信似乎都在做,但却又都做得漫不经心。因为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和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心中,这些都不是终极目标。他们有更大的愿景甚至是野心:希望微信能够成为人的另一个ID,一个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甚至希望它能成为唯一。

未来的微信会是一个怎样的商业帝国?或者没有人能预测,但对那些“可能”的想象,其实已经足够精彩了。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的商业化故事不只是微信自己的故事,作为一个负责连接一切的平台,要打造“森林”的微信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参与者的精彩故事。

所以,请大家暂时放下手中的微信,看看下面这个微信的故事吧,当然除非你是通过微信来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