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逃疑犯被抓捕当场施展武功 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图)

17.09.2014  13:58

猎抓2014”行动办成员在工作。

缉捕组在东南亚某国驻地研究工作措施。

犯罪嫌疑人孙某被顺利押解回国。

某案件抓获现场。

2014年9月8日,下午3点过,一架白色空客380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飞机很快与登机桥完成对接,静静地栖在阳光下。航站楼通道内,一些身着空管制服的工作人员来回穿梭,进行舱门开启前的调度准备。他们步伐迅捷,神情严肃。

从埃博拉疫区来的。”有人小声说。

十几分钟后,这架来自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航班开启舱门。数以百计黑皮肤、白皮肤和黄皮肤的乘客陆续穿过登机桥,涌进航站楼的规定通道。

不少人戴着口罩。

刘冬站在避开人群的另一条通道口,又大又深的眼睛盯住舱门,一动不动。这位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下称经侦局)副局长在等待一行身份特殊的中国旅客。

当所有乘客都离开机舱后,这一行5人终于出现。看见带头的那个戴眼镜、穿笔挺衬衫的人时,刘冬始终保持向下的嘴角忽然上扬。

他露出了笑容,大步朝那人走去。还未到跟前,那人也看见了刘冬。他丢下行李,双脚并齐,胸膛挺直,挥起右手,来了个标准的敬礼。

领导!

几乎同一时间,刘冬也完成了回礼。接着,两双手紧握在一起。

辛苦了,回来就好!”刘冬说。

能让这位副局长带着3名警官和一束鲜花专程赶来接机的,是公安部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他们此行成功押解回一名已在非洲藏匿10年的犯罪嫌疑人。

2014年7月22日,公安部部署代号为“猎狐2014”的行动,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在多个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公安机关各有关警种和部门密切配合,“猎狐”力度空前。

截至日前,这支“猎人”团队,已从海外带回71名“狐狸”。

数字每天都在变化。”身为公安部“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负责人的刘冬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多个行动小组已追踪着精准的线索撒出去,展开全球范围的搜捕。他期待着,“这一波涟漪要荡开去,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猎人”集结完毕,行动小组的办公地点,在银行总部、交易中心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环绕中

7月,公安部“猎狐2014”行动负责人手里,捏着两份重要的名单。

一份是“狐狸”的,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区域整齐地排列着。

这些人涉嫌的罪行,有合同诈骗、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涉及经侦领域的数十个罪名,最高涉案金额以亿元计。

上了这份名单的,既有“老百姓”,也有“当官的”。有的已经在逃十余年,有的则刚刚被立案侦查。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破坏了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

另一份名单,则是“猎人”的。比起庞大的“狐狸”群落,“猎人”却是一支人数不多的精干团队。

看看学历,都是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毕业,有的还是“海归”。几乎全是硕士,还有数名博士。专业背景构成极为完备,有法学、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学、企业管理学……当然更少不了侦查学。

登上这份名单的,既有公安部经侦局的精锐部队,也有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经侦干将。有人来自省厅,有人来自市局,还有的,则来自基层警队。算算年纪,平均30岁。

行动领导小组还专门派遣经侦局副局长刘冬坐镇指挥,数名处长亲自上阵。刘冬这位“老经侦”谦逊地自我调侃:“我年纪最大,还只是个本科。

7月中旬,这群代表中国经济犯罪侦查顶级水准的“猎人”集结完毕。行动小组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金融业的重镇——北京金融街。小组所在的大楼周围,遍布银行总部、交易中心和金融监管机构。

从部署行动到人员到位,不过几天时间。”刘冬回忆,行动迅速拉开阵势,几乎是“一边走程序,一边招兵买马”。

在行动小组的几间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布置是大小能占据半面墙壁的世界地图。地图上标着“狐狸”的主要分布地带。

刘冬的手指连连划过亚洲、非洲、南美等不少国家的区位,不时还轻点下岛屿,在蔚蓝海洋和绵延大陆的映衬下,这些地点显得遥远而神秘:“这儿、这儿还有这儿,我们都去了,此时此刻,有弟兄还在这儿呢。

8月中旬,经侦局警官王谨(化名)和几名同事完成了赴柬埔寨追逃押解的第一次任务,成功押解回潜逃国外长达10年、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的两名犯罪嫌疑人。

适逢周末,这名“猎人”和朋友享受了一个清凉的啤酒之夜,正准备好好休整一下,电话却又响起。他被告知,上次提交柬埔寨方面核查的线索有了重大进展,需要立即跟进。

在柬方传来的文件中,出现了3个名字,内蒙古的殷某、浙江的石某和重庆的孙某。

王谨的心跳得厉害,这3只“狐狸”,行动组已经盯了很久。接着,他看到了柬方传来的疑犯殷某照片,“80%吻合”,文件中描述道。

什么80%,这就是百分之百!”王谨激动极了。

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嫌犯都有转移的可能。王谨和同事们没空坐着开会,他们一边办出国手续,一边讨论抓捕行动,“在路上办公”——这是“猎狐”的常态。

几天后,载着王谨和几名行动组成员的航班降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王谨走出机场,望着暗沉的夜色,脑袋里盘桓着3个念头。

第一,此行至少要带回两名嫌犯;第二,此行要把躲在柬埔寨的“狐狸”,全部纳入控制范围;第三,此行要为之前暂无头绪的案子,找出新线索。

这位北大网络安全管理硕士,当过学生会主席,从警11年,当过侦查员,也在地方警队支队长岗位上历练过,但却是第一次给“猎狐”行动组当“团长”。除了要对任务负责,他还得协调和柬方的关系,联络使馆、当地警察,安排组员食宿,并保证他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