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援疆紧贴民生助推巩留县大发展

17.10.2014  14:36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张家港援疆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巩留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态度认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编制完成了《张家港市新一轮对口支援三年规划》,80%以上的援疆资金都用于民生建设。目前,援疆工作已初步呈现出项目工作快速推进、产业援疆稳步提升、对接交流层面广泛、特色活动精彩纷呈的特点。

坚持项目为先,援建项目更加突出民生。扎实有效地做好援疆项目是做好援疆工作的核心任务。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受援地实际,充分征求地方党委、政府意见、建议,提前对接相关部门,制定目标、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细化考核和破解难题,确保了各项援疆工程做到早部署、早准备、早开工。经过努力,张家港援建的8个基本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其中:巩留县中医医院异地新建和老年康复中心建设项目,门诊楼、老年康复中心楼、病房楼已全部封顶,工程进展顺利,计划明年9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同时这两个项目已双双通过自治区文明工地验收;巩留县第二小学异地新建项目,教学楼、行政楼、艺体楼、风雨操场等已全部封顶,计划明年6月份交付使用;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工程,已全部完成;21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项目、1000户安居富民工程、巩留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这三个项目,10月底可全面完成;农村双语幼儿园项目,预计11月份可完成土建,明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巩留县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年底交付使用),力争援疆项目更早更好地惠及巩留各族群众。

2014年张家港重点实施总投资1.58亿元(其中援疆资金6765万元)的8个援建项目,在资金安排上始终突出民生优先,更加注重项目统筹,合理整合资金,结合对上争取项目,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援疆项目,使有限的援疆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带动效果明显。2014年6765万元援疆资金与当地近1.2亿元的投入形成组合,是援疆资金近2倍。在巩留县第二小学异地新建、县中医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和老年康复中心项目建设中,结合巩留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工程建设,今年三个项目共投入援疆2062万元,但是带动巩留县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近6000万元进行集中投入。我们还在其他援建项目建设中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得到了受援地党委、政府和当地各族群众的认可。

坚持人才为要,培训交流更加符合民愿。着眼长远,强化“造血”功能,重视对受援地干部人才培训交流工作,尤其重视加大对各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的培训力度。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两地互访交流。今年双方互访更加频繁,到目前,两地已组织党政代表团3次开展互访活动,有力促进了援疆工作。近期,我们还将组织巩留县党政代表团赴张家港深化对口援疆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地部门、特别是学校、医院的交流交往等工作。二是全面开展教育卫生机关“三个对接”工作。为实现全方位援疆,加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援疆工作组桥梁及纽带作用。今年以来,两地部门、学校、医院全面开展对接活动。到目前,已完成两地59所中小学(幼儿园)、14家医疗卫生机构、12个重点部门间的全面对接工作。近期,又实施了“扬帆启航 江苏行”活动,到目前为止,两地互派人员互访100余人次,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进一步深化之中。三是精心组织实施“六大人才培养工程”。在上半年选送三个批次75名教育、卫生、基层干部人才赴张家港培训的基础上;9月17-22日,又选派了4个批次81名农业技术人才、基层干部、教师和医生陆续到张家港开展专题培训(其中教育培训班为期2个月、卫生培训班为期3个月)。4名巩留青年科技英才正在张家港开展为期1年的培养锻炼。张家港9名援疆教师带教18名巩留优秀青年教师、5名医疗专家带教10名巩留医疗青年骨干,开展传帮带活动。还投入15万元援疆资金设立教育奖励资金、投入15万元援疆资金设立卫生奖励资金,激发教师医生奋发上进。

坚持就业为重,产业提升更加注重民需。围绕资源能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援疆工作,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招商和项目签约落地。一是工作组编制完成了招商手册,梳理了一批目标企业。二是嘉格森硅业扩产项目。巩留县嘉格森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硅业扩产项目,投资额6800万元,目前正在安装设备,即将投产,将解决当地各族群众70-80人就业。三是光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协鑫光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分三期建设150MW光伏电站,总投资规模约15亿元,2015年完成第一期50MW,投资约5亿元。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和项目签约,正在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完成园区对接工作,9月14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派考察团到巩留工业园等开展实地考察,对接产业合作。产业援疆项目落地、投产,将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积极搭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

坚持爱心至上,慈善帮扶更加贴近民心。出资50多万元资助巩留“五大基层阵地”(乡镇场基层武装部、公安基层所队、少数民族村级文化站、远程教育中心站点、基层党建办),为这些阵地资助基础设施、办公设备等; 出资近20万元慰问巩留百名残疾儿童、百名贫困学生、百名孤寡老人、百名贫困职工;出资11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21名援疆干部人才与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每人每年捐赠2000元,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群众共栽象征两地友谊的“援疆友谊林”;援疆医生利用周末深入边远乡村,开展健康讲座、巡回义诊、入户义诊、出院随访等,目前已开展6次义诊,受惠群众近3000余人次,送医送药2余万元。“小援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张家港与巩留人民的距离,拓展了援疆工作内涵,成为两地人民之间的“连心之桥”。(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