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区政合一”打造城市名片

30.07.2015  11:55

  2011 年,乘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的东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区政合一。

  2013 年,高铁的建立将这片充满希望的区域带入了新“高地”,形成的高铁片区成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枢纽站所在地,也是乌鲁木齐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平台。

  2014 年,一条条道路宽阔通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厂房星罗棋布,客商纷至沓来。按照市政规划,高铁片区将成为集金融商贸中心、总部商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度假休闲中心四大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核心区。

  高铁站建成后效果图

   新区崛起 城市空间放大

  (记者王润雅)“工业如同城市的筋骨,筋骨强则城市强”,这是经开区所具备的特点。如今工业与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模式,产城融合的建设理念,使现代服务业如肌理一般,让这座工业园区变得更加有质感。

  2013 年,经开新区成为全疆首家“千亿园区”。目前形成了以金风科技为核心的风电产业集群,以八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集群,汇集中粮可乐、统一食品、乌苏啤酒、康师傅、伊利乳品、蒙牛乳品、阜丰生物等品牌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冶金、风电、食品饮料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另有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业、新型煤化工、生物科技产业异军突起,接连引进了美国乔治·海因茨、中国南车、上海大众、陕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三一重工、渤海装备、伊泰煤基多联产、阜丰生物发酵等30多个重点项目。

  “如今高铁站南北广场全面开工建设,卫星路南延、公铁联运客运站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万达、宝能、广汇等70 多个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白鸟湖新区和高铁片区。”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管理处处长慕小东告诉记者。

  如今,高铁片区形成了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白鸟湖新区建设骨架全面拉开,经开新区的建设日新月异。

  建设中的高铁站

   区域蜕变 荒芜变繁荣

  动车的通车运行,新高铁站的施工,高架的联通,部分职能部门搬进了维泰大厦……一个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了高铁片区的飞速发展。在这飞速发展之前,这里曾是怎样的模样?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靠近高铁新区的九家湾五队自建房小区,小区里65 岁的老人黄思林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高铁片区近十五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 年搬到九家湾这儿时,这里就是荒山和土路,过往车辆不多,基本就没几趟公交车,也没有高架桥可以通到这里,整个高铁片区自建房较多,绿化少,楼房也不高,也不好看。2012年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九家湾附近车流增多了。

  2013 年就有多趟公交车通往这里了,高架桥、快速路、友好商场也都来了。2014 年,来往大车多了,修路的、盖房子的,新的小区建好,安置了我们,有时候,晚饭后带着孙子散步,看着满天的广告单。想想十几年前房子2000 多元每平方米,现在每平方米6000 多元的商品房还是抢手货。”

  黄思林笑着回忆着自己住了15年的这片土地。

   建设中的宝能城

  聚焦新区 他们功不可没

  如今放眼望去,改变乌鲁木齐格局的房地产大盘比比皆是,慕小东表示,实力房企对营造出热点

  区域和板块功不可没,以前对一个陌生地块,企业如果没有实力和魄力是不敢轻易涉足开发的。但随着这些实力地产商跟进开发,把荒地变成热土,共同掘金,不仅让城市发展外延,也改变了购房者的置业观念。

  “今天,衡量一家开发商对一座城市的贡献,早已不局限于其在这座城市中盖了多少栋房子、造了多少个小区,而是要看其在城市价值核心进化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新疆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鲍元清说。

  应该说,中国城市对土地的开发运用,经历了造房、造园、造区,每一次进步都有代表建筑作为见证,开发商则扮演了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角色。

  新区发展 政策助力腾飞

  进入2010 年后,乌鲁木齐扩张的冲动愈加强烈,北移南扩,东崛西进,凡是当时的周边热点板块和热点区域,都能看见开发商的身影。如今,宝能、万达、奥特莱斯等知名地产项目在经开新区布局,带来了乌鲁木齐板块的蝶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经开区在地区政策指导下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向西开放前沿的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将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在未来发展中,开发新区将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主导产业为支撑,外贸出口加工业为主要成长动力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慕小东说。

  目前,高铁站的北广场、长途客运站等建筑已现雏形,通过开发建设,高铁片区将成为集金融商贸中心、总部商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度假休闲中心四大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