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幸福阿克苏

18.01.2016  14:34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掀开了阿克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十二五”期间,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百万农牧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十一五”期间,阿克苏地区林果业完成了规模扩张,面积从“十五”末的157万亩发展到407万亩。“十二五”期间,阿克苏地区将发展林果业的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张向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品质,加快市场开拓、提高综合效益方向转移,推动了林果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大幅度增收。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口援疆的广度和深度也空前加大,农业农村经济作为产业援疆的重点被浙江省列入对口援建规划,而作为农业农村经济重点产业的林果业也到了提质增效的阶段。不少集中连片的红枣、核桃、苹果、香梨等特色林果相继进入盛果期,在生产与经营齐头并进的思路驱动下,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经济结构:

  全面实现战略性调整

  红枣、核桃、苹果等特色林果,为阿克苏地区广大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柯坪县玉尔其乡阿拉玛村红枣种植户白克力·沙依提是全县最早响应种植红枣的农民之一,自2010年以来,他家24亩红枣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三队核桃种植户赵武忠的高产示范园,不仅每年为他带来20多万元收入,还成为区内外核桃种植户学习经验的“示范基地”。红旗坡农场园艺二分场园林四队高产示范户侯佳种植的12.3亩苹果近年来连年丰收,苹果每年早早就被内地客户订购,年均收入近30万元。“现在果园才进入高产期,只要管理好,可以保持20年不衰,好日子会越来越红火。”侯佳说。

  截至2014年,阿克苏地区初步形成以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阿瓦提县为重点的200万亩红枣基地,以温宿县、阿克苏市、拜城县、乌什县为主的140万亩核桃基地,以库车县、温宿县、红旗坡农场和实验林场为主的城郊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园艺基地三大区域布局。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368万亩(其中红枣160万亩、核桃127万亩、苹果22万亩、香梨17万亩),果品总产量190万吨(其中红枣57.6万吨、核桃17.6万吨、苹果41.3万吨、香梨30万吨);林果总产值96.99亿元,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370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0630元的34.82%,同比增收543元。2015年,阿克苏地区林果总产量达到195万吨,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超过4000元。

  在林果业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产业的同时,畜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期间全地区畜牧业总产值翻了一番,10年内翻了两番,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截至2014年已超过1800元,预计今年将超过2000元。这样,在整个农民收入结构中林果业、畜牧业两项收入已占据了50%以上的比重,完全扭转了2005年以前60%以上收入靠棉花的局面,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完成。

  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完成的直接成果是,连续5年来,阿克苏地区农民收入达到两位数的增幅。2014年,阿克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30元,走在全疆前列。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5年来,阿克苏地区不断出台各类鼓励性政策,使得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产业援疆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一大批内地纺织企业的落户,为地区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拓展了新的方向。2014年,阿克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24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2.9亿元;农村二、三产业收入分别达6.55亿元、10.81亿元,同比增长14.1%、15.4%。全地区非农收入人均增加144元。

   农民生活质量:安居乐业增强致富信心

  “去年是我种小麦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这完全得益于党的政策好,使我们农民种粮的效益年年提高。”提起种植粮食,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农民买买提·热夏提开心地说,他去年种了27.83亩小麦,虽然有近一半的面积属于果粮间作,但总产量仍达到1.21万公斤。为一家5口留下口粮和牲畜饲料后,把2783公斤余粮卖给了粮站,收入6710元,另外又获得国家粮食财政补贴价外直补资金834.9元、农资综合直补2200余元和良种补贴280余元,种粮的纯收入达到了1万余元。

  “一年一个好价钱,一年一份好收成。虽说亩均效益不算高,但是效益稳定。”谈起5年来种小麦的收入情况,买买提·热夏提说,今年春天,他将30亩棉花地中的10亩种植了春小麦。

  来自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77.14万亩,超过自治区下达的计划任务4万亩,粮食收入人均增加25元。今年全地区退棉110万亩的面积中,37万亩种植了春小麦。

  一座座宽敞、明亮、美观的小楼拔地而起,赭红色的多孔砖砌成的院墙,配上红色彩瓦顶棚的安居富民房,人均过万的收入,让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西向东走进拜城县赛里木镇,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排排红顶居民住房,这是该镇的安居富民工程示范点。100栋安居富民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背靠天山,视野开阔。在设计上,为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专门请民族专家量身定做,房屋内客厅、餐厅、主卧、客卧、卫生间一应俱全。同时,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区分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院子。

   农民收入水平:破万元大关

  拜城县农民阿依努尔·安尼瓦尔家的院子里,各种不知名的植物争相怒放,12岁的男孩艾合买提江·安尼瓦尔和6岁的妹妹艾丽菲热·安尼瓦尔在嬉戏打闹。艾合买提江·安尼瓦尔说,他们家以前住在牧场,离镇上有10公里,搬到新家后,离镇上不到3公里,每天上学方便多了,所以他很喜欢这个新家。

  他们的新家占地3亩,除了110平方米的住房,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和养殖场,里面养了12只羊和50多只鸽子。艾合买提江·安尼瓦尔自豪地说:“我们家在山上还有100多只羊呢!

  隔壁邻居依地热斯·依买尔也是个养殖户,家里养了27头牛,再加镇上的养殖场,一年的收入有20万元。不管是艾合买提江·安尼瓦尔,还是依地热斯·依买尔,他们都说,这些年收入越来越高,感谢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

  同样,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昆其买里村,刚住进新建的安居富民房,村民吾布力·阿合尼牙孜眉开眼笑。“有了政府的关怀,我们才能住上抗震、水电暖齐全的新房。居住环境好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吾布力·阿合尼牙孜说。

  “新房建起来了,既解决了贫困农民的住房问题,还消除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新农村建设让农牧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阿克苏地区住建局安居办主任吴新成说,按照地区的规划,到2018年,地区将实现35.3万户安居富民房建设目标,届时,阿克苏地区所有贫困农牧民将全部住上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