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栽好“招商梧桐” 成就“凤凰传奇”

07.04.2015  12:41

  曾记得,这里是城市的郊外。十五年前,在这里响起了推土机的隆隆声,推开了这片贫瘠的土地。经过十五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貌换新颜,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国内500强企业在这里聚集、投资、落户。

  “筑巢引凤”是当时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目标。开发区人都有一股创业的闯劲,要在这片热土上建起一个新区,由此,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精英们在开发区的建设中创造了“开发区速度”。

  十五年后的今天,这里厂房林立、机声隆隆,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一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繁荣、体制高效、社会和谐的新区,恰如镶嵌在巴州版图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井喷式发展的背后,凝聚着开发区人砥砺前行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改进作风抓落实

  “国家级开发区不同于县市,它是改革开放的先导区,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以创业发展为主的地方,而不是守城的地方,它与一般的工业园区相比,不仅有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化承载力,而且有产业的支撑,是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是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新区。因此,在开发区工作的人也不同于在其它地方工作的人,从服务水平、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是高标准的,不能仅用惯性思维来工作,要有创新思想,要做排头兵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2014年,我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迎来了30周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当前开发区的发展方向,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同质化向差异化竞争转变,由硬环境向软环境转变。今年,是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5周年,也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关键时间,要从思想、项目、资源配置、环境生态各个方面去落实,彻底打破循规蹈矩守成的理念。”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郝建民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了开发区改进作风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开发区对每个部门都加大了考核力度,每个科室都有一个工作账单,每天每个人的工作都在账单上清楚记录,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的创新力进行绩效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开发区管委会干部作风问题责任追究办法》、《绩效考核办法》、《开发区失信行为惩戒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定内部组织建设及外部评价管理体系等措施办法;完善行政审批大厅办理事项,做到充分授权,同时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绩效督查办,抽调专人,结合月度考核、半年考核及年度考核,对各项活动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以月度考核为基础,推动全年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问责,给予部门领导通报批评和处理。

  开展“优秀职工”、“服务标兵”等表彰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思想、精神面貌到位,工作得到好评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被投诉、通报批评、工作不到位的,给予单位领导,尤其是责任人通报批评和处理。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服务延伸强承载

  “不断提升服务环境、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是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坚强保障。”郝建民在开发区发出的精神指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开发区的服务有多好,巴州宏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扬群最有发言权。她是从浙江温州来的投资商,从贸易转行在荒地上种红枣。

  2006年,她的梦想开始在开发区的一大片寸草不生的戈壁上落地。开地、捡石头、引水、买苗,干热的天,满天的尘,严重地流鼻血,她吃尽了苦。

  谁知,上天并不因她火一样的热情而眷顾她。2007年投入五百余万元栽下的红枣苗,成活率连10%都不到。她开始打退堂鼓。

  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的诸多帮助和大力支持,给了姜扬群坚持下去的力量。2008年,她渡过了难关,红枣苗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

  如今,年加工销售1500吨红枣的宏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工业园区内,走出了一条种、养、加工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宏强农业已经研制出了发酵型红枣酒,速溶性枣茶也在加紧研制中。

  在姜扬群的口中,开发区的服务已经很好了。可是开发区并没有满足,仍然在改进服务环境。

  今年,为进一步创优服务环境,加大低效问责,把开发区打造成 “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区域之一,所有内部审批手续全部集中到“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全力推行电子政务。以“三张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服务清单)为突破口,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强化限时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工业项目内部手续“三日办结制”,民生事项“即时即办”。不超过行政规定,不用上报的,3天之内处理完毕,取消中间审批过程;审批时,资料没有带全,可以提前审批,然后让提交资料人进入信用清单,承诺几天补齐资料,如没补起,就进入信用黑名单,而且前面的审批无效。同时,充分利用热线电话、互联网平台、民情意见箱等形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逐一明确办结时限。

  完善配套争朝夕

  近年来,到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的客商们都惊异于它“过一段时间一个样”的巨大变化和新的成果。电、水、气通得越来越远了,路网越来越密了,厂房一幢幢耸立起来了,一条条新闻在记者的手中出现了,一个新区像一座新城一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漫步开发区,白鹭河风景带绿草如茵,漂亮的路灯流光溢彩,绿色长城气魄宏伟,道路两旁树木葱郁、花草飘香,暮色下的街面彩砖锃亮、彩灯闪烁。它赋予了人们宜人的居住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更赋予了人们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意境,全方位呈现了城市的“园林式、生态型和现代化”,让人真正感受到:栽好梧桐凤自来。

  郝建民说,开发区一直坚持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宜居宜业,绿色发展。去年一年,完成了各项规划编制任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多亿元,基础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市政、园林、环卫、综合执法等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保质保量完成了棚户区改造任务;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投入4.3亿元用于污水治理,占到财政收入50%左右;群克污水处理工程投入使用,5万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顺利,5万方印染污水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绿地2648.69亩;富丽达、美克、塔石化实现达标排放,泰昌停产改造;大气治理力度加大,富丽达活性炭吸附废气项目建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9.17吨标煤/万元,超额完成节能目标。

  今年,开发区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履行和优化社会服务功能。依托就业平台,加快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园区全覆盖,加强企业社保培训,加快社保大厅及人力资源大厅建设,保证2015年正常使用;加强劳动执法监察,严格执行签订劳动合同和农民工工资按月发放、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娱乐场所卫生、治安检查,集中开展好网吧、超市、市场集中执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尽快将开发区第一中学打造成优质中学;科达幼儿园建设开工,适时建设科达中学;积极推进综合性医院和体育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疆财经大学商学院迁建工作,做好文化体育工作。

  养好“细胞”旺人气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窗口作用,推进园区向创新化、科技化、智慧化改革转变。目前,人才大厦基础已基本完工、智慧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中、保税仓库招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新疆财经大学商学院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梨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正在申请确定为巴州农产品流通示范基地、河北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36万吨生物聚能肥项目3月全面开工建设……开发区自2014年全面转型升级以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科技服务、金融、信息化、法律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切实提高电子商务在B0B、B0C以及C0C模式应用,结合开发区南疆快递产业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区保税仓库的封关运行优势,开发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字头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一个又一个重量级项目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开发区的招商史册愈加浓墨重彩、亮点纷呈,成为逐梦“千亿大园区”的强大引擎。

  “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强一集群”的“葡萄式”招商模式,是开发区探索出的招商新路径之一。近年来,开发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抓大不放小”,不断创新招商理念,突出招商重点,发挥集聚效应,提升服务水平,引进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基地型、旗舰型的大项目,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开发区的“细胞”活力:截至2015年2月底,开发区共有各类企业867户,注册资本101.9亿元。除了“巨人型”企业外,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均在快速增长,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周末时,走进开发区,还可以在红星美凯龙、白鹭河边等地,看到人流涌动的景象,与十年前在开发区走上半个小时也未必能见到几个人影的时候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如今,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一方创业热土、投资福地,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进区企业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