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生援疆抒写粤喀深情

08.10.2016  13:37

   编者按

  2016年底,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迎来收官。

  自2010年中央部署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把对口援疆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2013年8月以来,广东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从受援地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出发,着力构建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先导,民生援疆为龙头,产业援疆、智力援疆为两翼”的援疆工作格局,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

  当前,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做好今年的援疆工作影响深远。为了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广东援疆工作成效,近日南方报业1+X联合报道组深入受援地喀什地区和新疆建设兵团三师一线采访援疆干部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即日起围绕“一体两翼”推出“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民生建设持续‘给力’”是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给新疆和全国各对口援疆省市提出的要求。

  根据这一要求,作为全国十九个对口援疆省市之一,广东在自己的受援地“两县一师”(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和兵团第三师)推进援疆工作时,坚持以民生援疆为龙头,以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援疆资金服务民生、辐射基层的综合效益。

  据统计,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自启动以来,3年统筹安排74.65亿元(含深圳)援疆资金,其中88.7%投入安居富民、双语教育、医疗卫生、扶贫助农以及水电路暖等民生项目。

  “广东援疆(包括深圳)建成了一批民生精品工程,办成了一批群众所期盼的民生实事。”喀什地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援疆办主任佘瑞元如此评价广东省民生援疆,民生项目的建设真正有效地解决了受援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急迫的难题,也真正温暖了受援地人民的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伽师县英买里乡英买里村位于该县城东侧,全村597户2997人,贫困户351户1386人。

  说起广东佛山援疆队,48岁的村民帕尔克力心里满怀感激。以前,他们家的房子是土房,厕所是在地上挖个坑的旱厕,天热时很闷热,下雨时漏雨,再加上家里有两个孩子,居住环境让他苦不堪言。

  2014年,在国家补贴、广东援疆、县财政补贴等资金的帮助下,英买里村共新建了69套安居富民房,其中包括帕尔克力的一套,同一年他便搬进新房,帕尔克力一家的生活也迅速发生了改变,“条件好,能抗震,还带厕所,住得很舒心。”帕尔克力领着记者挨个房间参观。

  过去3年,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帕尔克力身边,也不仅在英买里乡英买里村,伽师县的13个乡镇面貌全都焕然一新:解决了全县三分之二农民群众的住房用房问题;农村自来水100%入户;伽师县人民医院建设完工;学校教育基础建设持续改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广东援建的兵团三师,广东在三师3年援建中共投入援疆资金16.38亿元,实施援建项目97个,民生项目资金占年度资金87%以上,其中,2014—2015年投入8.5亿元用于电、路、气、暖、绿化、亮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和10740户安居富民住房建设,配套建设道路38公里,新建各类管网132.5公里……

  对于这样的工作,兵团有领导用“三个最”对广东援疆成效进行了概括:“第三师是兵团受援单位中民生亮点最多、团场面貌变化最大、援疆综合效果最好的师之一”。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和全体援疆干部的艰辛与付出分不开。在广东援疆干部队伍里就流传着关于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招商局副局长兼兵团42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驻师市援疆工作队项目组组长胡平的“两个不知道”:他年迈的父母至今不知道他在万里之外的新疆援建了将近3年,他的妻儿至今不知道他在检查援疆项目时摔断了右肩锁骨。

   规划先行有效推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广东对口支援的疏附县、伽师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兵团第三师16个团场均为贫困团场。据摸查,“两县一师”2014年总人口90万人,其中贫困户7.9万户,贫困人口28.6万人,占总人口的31.79%,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针对这一现状,广东制订了《援疆扶贫行动计划(2014—2016)》,安排扶贫攻坚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带动、能力提升、结对帮扶等方式,推进援疆精准扶贫工作。

  2015年,广东佛山援疆工作队共投入援疆资金1.8亿元,实施“一树、一羊,一院、一房、一岗位”的精准扶贫“五个一”工程,其中1000万元用于“一乡一品”精准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乡镇品牌产业,使伽师县传统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集约化。

  目前,伽师县正实施“一乡一品”的乡镇有7个,其中包括巴仁镇的特色农家乐、古勒鲁克乡的肉羊加工、铁日木乡的酸奶加工、克孜勒博依乡红柳编制等。

  巴仁镇的艾尼瓦尔·阿里木是“一乡一品”精准扶贫项目的受益人之一。“我在前期投入60万元申请建设果园式农家乐,获得了政府10万元奖励金。15亩的果园农家乐,开业三个月就净赚了3万元。”艾尼瓦尔告诉记者,他的农家乐还聘请了当地10名农民做服务员,带动了乡亲们就业。

  来自广东省农业厅的援疆干部袁东辉说,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以此来提升贫困群众生产发展能力是广东援疆扶贫工作的一个有益探索。

  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帮助4万多户、6万多名农民实现人均增收近千元,使“两县一师”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28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7万人,贫困人口降低了39.2%。

   组团式医疗援疆让老百姓享高水平医疗服务

  医疗援疆是广东最大的民生援疆工程,也是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的一大亮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就是打造这一亮点的重要平台。

  2012年,喀地一院率先在全疆通过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成为国家卫计委核准的唯一地州级综合三甲医院。

  2014年,喀地一院获批10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自治区级专科护理培养基地和南疆唯一的医学博士后工作站。

  2015年,喀地一院有15个专科入选自治区重点专科评审,12个专科评审成绩名列全疆地州医院前茅。目前,医院综合实力位列全疆综合医院第三、地州第一,在南疆各族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这一系列变化得益于广东援疆的一个创新举措——“组团式”医疗援疆。

  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队一入疆就提出“强三甲”目标,联合省卫计委动员省直属和省部属高校附属的22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喀地一院,支持其重点专科建设,转变以往单兵作战模式为团队协作模式,全力推动喀地一院的重点专科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提升其医疗服务水平。

  从2014年6月开始,广东省除选派计划内73名刚性援疆医疗专家外,还先后组建10多个援建团队共123名柔性援疆专家到喀地一院进行“组团式”援助,有的团队甚至连护士和设备都从广东带到喀什。

  广东援疆干部、喀什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孙宝山介绍,支援过程中,不仅派专科带头人,还选配相应的麻醉师、护士和管理人才,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帮扶。后方帮扶医院、科室的负责人还定期进行实地和远程指导,这个科室缺什么,我们的帮扶医院就补什么,努力把喀地一院的主要科室一一打造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的重点专科。

  在帮扶过程中,广东探索出“医院包科室”“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刚柔并济”“专家志愿援疆”等有效的做法。

  喀地一院的消化科的成熟就是广东“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成果。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广东省医疗“组团式”援疆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院长助理何朝生回忆,2015年,喀地一院消化科在技术和诊治实力上与内地大医院还有很大差距,对众多复杂疑难的消化疾病总是有点力不从心,科室内镜下治疗有时还需请上级医院医师来“把脉”。

  面对专业人才紧缺、技术亟待突破的局面,广东援疆专家白杨教授及陈羽副教授组成的团队来到喀地一院后,对消化科、内镜中心年轻医师悉心指导、严格培训,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现场观摩、动物实验、手把手演示和操作考核,使喀地一院消化科同仁熟练掌握ERCP、ESD及POEM等高难度手术,全科医师内镜下操作治疗显著提高,并培养出了谭新华、买买提吐尔逊、阿米娜及木也塞尔等年轻医师,逐步实现了内镜技术的“本土化”。“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组团式’医疗援疆为喀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的本地医疗队伍,让喀什乃至南疆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何朝生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