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对口援疆 粤新合作“飞”起来

23.07.2015  13:33
  七月的南疆,瓜香果甜,灸热难当。15日下午,东莞茶山镇镇长黎寿康和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53团团长曾宁江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一个来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祥地,一个安居陆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背景下,这远隔万里的镇团 “对子”正越结越紧,地(东莞市)师(第三师)对口帮扶合作之路越走越实。

   200万锭纺织服装项目“”落草湖产业园

  机声隆隆,人车不绝,草湖镇最近很是热闹。这个距喀什城23公里、作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飞地镇”,因为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一号厂房的破土动工而令人注目。

  “真是不容易呀!”7月17日,第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广东前指副总指挥黄少峰回忆起草湖产业园建设的整个历程时告诉记者,过去一年,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袁宝成多次作出部署、要求,经过数十轮谈判和协商,才最终促成了由东莞国企东实公司、民营企业以纯集团和第三师合资组建的“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也开创了两座城市与民企共同开发园区的援疆新模式。

  那么,这个重大项目因何而来,将往何去?

  据介绍,为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去年6月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率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考察三师41团(草湖镇)草湖产业园,期间与新疆建设兵团刘新齐司令员共同商定,决定在草湖产业园内合作建设一个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具体产业规划由中纺联编制。

  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既是新一轮广东对口援疆的重点项目,更是一个“三结合一融合”的样板工程:结合兵团第三师的棉花资源、管理体制和富余劳动力,结合广东东莞的纺织服装的产业援疆,结合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将创造就业、发展产业和建设城镇高度融合。

  从“地利”方面看,草湖产业园所处的喀什,依托周边“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缘优势,如今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成为中国“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对外开放高地,可谓“背靠两个十三亿市场”,纺织服装销售市场前景可期。

  从合作的互补性来看,东莞是我国著名的服装制造产业集聚地,虎门女装和大朗毛织闻名遐迩,基地实力雄厚。随着东部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向西部转移,草湖产业园无疑将成为东莞以及整个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向西部转移、在新疆落地的前沿基地。

  草湖产业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师市(第三师和图木舒克市的简称)师市援疆办副主任张建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草湖产业园通过十年时间建成后,预计将产生超200亿元的GDP,而整个师市去年GDP才近百亿,同时预计会带动当地就业五万人。据悉,这个项目近期获得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重要批示。

  “草湖产业园的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壮大,必将进一步推动第三师41团(草湖镇)及其周边地区人口结构的改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共同发展,实现习总书记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新期待和总要求。”第三师党委常委、副政委张新辉如是说。

   123名柔性人才“”入卫教领域

  今年5月,在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东莞—三师”远程互动课堂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成果,现场展示了6项课程的互动场景。这是广东援疆工作队创造性地实施“飞地人才”计划以来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南疆,环境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水平不发达,柔性引才(说白了,就是指计划外引进援疆专业人才)难度非常大。如何能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黄少峰与援疆干部们一道,创造性提出了“飞地人才”计划,将三师作为广东的“飞地”,推动东莞镇街与三师团场、广东与三师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结对交流,通过派驻、培训、远程服务等手段,进行精准的智力援疆。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共有123名柔性人才(医生81人,教师39人,行政干部1人,企业管理人才2人)“”进南疆,在数量上是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数量(51人)的2.4倍。他们在这里发光发热,深受兵团群众拥戴。

  三师四十一团场离退休“老军垦”占全团人口比例较大,腰腿疼、软组织疼痛和脑血管后遗症病人比较多。今年,东莞引进柔性人才、东莞第五人民医院医生邹亿城来到四十一团医院,帮助开设了疼痛康复理疗科新业务,解决了老人们的“疼痛问题”。“以前病人有什么疼痛要跑到喀什,来回不仅路途遥远,花费也很大。”邹亿城告诉记者,有时最多一天有50多位老人来找他进行针灸理疗,他定期去村里出诊,维吾尔族同胞每次都给他送来馕饼和水果,附近团场医院听闻创立这个科室后,也派来了医生专门学习、让他带教。

  的确,缺医乏教是南疆地区的最大民情,急需利用援疆“飞地人才”提升本地教育、医疗水平,实现“授人以渔”的效果。

  “传帮带工作室”在教育卫生领域应运而生,而“柔性人才”的工作重心也由原来的“人才顶岗”向“人才帮带”转移,每一位柔性援疆专家要带教1-3名本地年轻骨干人才,服务期结束时检验带教成果,切实促进本地人才提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有一组对比数据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飞地人才”计划所产生的化学作用:2013年三师从内地招录大学生244人,满一年时,流失率很高;然而,一年之后,2014年8月招录402人,不足一年流失率下降至7%。

   百名少数民族劳动力“”进东莞鞋厂

  “我们在这儿挺好的!现在工厂里的100多名少数民族工人都挺安心的!”近日记者拨通远在东莞绿洲鞋厂“带班”的维族干部阿力木的电话,他兴奋地说道。

  “就业第一”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精神。为此,广东援疆工作队一方面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千人计划”,另方面实施“百名少数民族劳动力南粤就业计划”,有序引导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到广东就业、居住。

  经过援疆工作队的积极牵线搭桥,去年8月,来自第三师51团和53团的103名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终于成行,“”赴东莞绿洲鞋业公司上岗就业。而这家效益不错的绿洲鞋业被确定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首个少数民族疆外转移就业基地。为此,驻师市工作队还投入援疆资金121.5万元建立专项就业补贴机制。记者获悉,这笔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此次劳务输出的路费、生活补贴方面,一个员工一个月只需交90元食宿费用,师市少数民族富裕劳动力因此而感受到了政府间合作下外出务工的温暖。

  第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驻师市工作队副队长陈绩说,此次成功,不仅仅实现了一批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示范带动意义,它为师市后续少数民族劳务输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激发了师市一批富裕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动力,引领他们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据阿力木介绍,现在工人每月工资都能拿到3000多元,大多数人都会按时寄回2000元到家里。今年1月,51团又增选57人到绿洲鞋业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