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艾山江在北京的日子

19.06.2015  15:09

艾山江·买买提(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2013年4月25日,艾山江·买买提和同事在施工现场查看图纸。(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艾山江·买买提(右二)向开发商推介十渡镇的优势资源。(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2002年,来自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的艾山江·买买提,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来到他梦寐以求的首都北京。从此,他在北京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十余年间,他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学业有成的学子,成为北京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成为北京十渡人。他克服了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在与当地百姓交往工作中,开拓进取,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也享受生活,幸福快乐。他的人生轨迹说明,世界很大,生活很宽广,只要努力、自信、发展,就有改变,就能走向广阔。

    新疆网讯(记者陈丰报道)

    大学毕业面临就业报考村官幸运入围

    2006年,即将大学毕业的艾山江面临着就业,此时恰逢北京开始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当他了解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骨干人才时,立即决定报考。学校有400多名学生报了名,最后只招收40人,艾山江幸运入围,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也是当年北京市唯一的维吾尔族村官。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地村,艾山江开始了村官生涯。

    艾山江与村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诉求、困难,同时,他从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开始,学习农村基层工作政策。

    他既忙于为村民们修水表、修电表、填表格等琐碎小事,又积极参与到村里党建、村务、综治、计生等工作中。当了解到村民们的农产品滞销,而当时西地村网络建设还没有起步,艾山江便想方设法帮助村民通过网络平台推销农产品。同时,他还将村里的文件、村民户口档案输入电脑,协助村里推进信息化管理,直到现在,这套系统还在为西地村服务。

    艾山江了解到北京市对设施农业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而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提高村里土地使用价值,对农民增收有很好的作用。于是,他向村里提出种植葡萄发展设施农业的建议,并通过新疆的朋友,引进了新疆的种植技术。

    在西地村,无论早晨五点半还是晚上11点,只要有村民打电话寻求帮助,艾山江总是随叫随到。他说:“在你眼里是小事,在村民那里都是大事,一个数字错了,一件事没办好,村民就会不满意”。

    艾山江的努力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热爱。2007年,艾山江入了党,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