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经济谱华章: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08.10.2015  11:10
原标题:辉煌60年·经济谱华章: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辉煌60年·经济谱华章

从一家普通宾馆发展为国家二类口岸

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位于乌鲁木齐市延安路的新疆边疆宾馆,每天都是一派繁荣景象。提着行李的外商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流、物流、车流汇合成一曲忙碌的交响乐。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边疆宾馆,是集住宿、餐饮、娱乐、商贸、仓储、短途运输为一体的大型内陆口岸,新疆对外经济贸易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呈现。

42年,从一家普通酒店发展为国家二类口岸,边疆宾馆早已蜚声中亚。它是新疆第一家成功转型面向中亚的涉外四星级宾馆,新疆第一家服务于中亚客商的西北最大外贸市场,新疆第一家面向中亚的国家二类口岸,更是新疆对外贸易的窗口和中亚文化交融的桥梁与纽带,成为新疆对外贸易的开拓者和“领头雁”。

边疆宾馆是新疆6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和见证,作为一个服务于中亚客商、外宾的国家二类口岸,这儿是客商认识新疆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同时也让外商真切地感受到新疆的巨变,增强了他们投资的信心。”边疆宾馆总经理杨葆顺自豪地说。

在“羊毛湖”建起的边疆宾馆因变而美

提起边疆宾馆,老乌鲁木齐人还习惯于叫它“三招”,就像宾馆旁边的公交车站,至今还沿用着“三招”这个站名。

边疆宾馆,原是新疆军区的第三招待所,被人们称为“三招”。1979年改名为乌鲁木齐军区边疆宾馆;之后改名为新疆军区边疆宾馆。1999年1月,新疆军区将边疆宾馆移交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后,历经自治区经贸委、企业工委和国资委管理至今,改名为边疆宾馆。

20世纪70年代,新疆军区第三招待所在乌市延安路羊毛湖开建时,工地是一片水洼地,夏季野草遍地,冬季大雪覆盖。据《乌鲁木齐掌故》记载,羊毛湖“它是一个天然的鸭蛋形的大水塘,东西长100米左右,南北宽30余米”;“俄商在乌鲁木齐大量收购羊毛,在此雇人分拣、洗濯、晾干,打包处理后运回国加工。羊毛湖的名称,由此叫开了。

1977年7月,竣工的新疆军区第三招待所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当时的招待所在新疆赫赫有名,先后接待过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使节、各界名人等,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许多人为能在“三招”住上一晚而引以为豪。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日渐衰落的边疆宾馆以开发旅游购物贸易为突破口,吸引了大批来新疆旅游购物的独联体客商,火爆的对外贸易市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云集于此,似乎一夜间,边疆宾馆就火起来了,当时一铺难求。在巅峰时期,一间15平方米的商铺转让费高达100余万元,普通一些的商铺也达到60万元到80万元不等。不少客商在这儿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最后发展成了百万、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不仅商户富了,就连在宾馆跑货运的个体户们也都“鸟枪换炮”了,崭新的微型货车换下了三轮车。

发展对外旅游购物贸易,掀开了边疆宾馆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边疆宾馆在发展壮大,建筑面积从成立时的4万余平方米,到现在的17.87万平方米。街边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行当。尤其是门牌号从十位数到百位数。1977年,边疆宾馆刚成立时,门牌号为延安路32号,而今早已变为延安路662号。据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门牌号的变迁主要是商户增多带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延安路一带几乎没有商户,连住家户也很少,随着边疆宾馆对外经济的繁荣发展,口岸经济的火爆也使延安路地段越来越繁华,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成为商贾云集的商业中心。

边疆宾馆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条件,吸引了大批周边国家客商,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边疆宾馆为核心的延安路外贸商圈。2004年,继新疆西域轻工基地建成之后,又有新疆国际商贸城等几家外贸市场或加工基地在延安路上相继建成。

边疆宾馆还带动了周边延安路、团结路、大湾等片区商业的发展,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每年直接和间接纳税近亿元,为新疆对外经济发展,促进内联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展对外贸易,使边疆宾馆完成了由内向外,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保守型向开拓型、由短期型向长远型、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型和文化型的六大转变。从一个普通的酒店,发展壮大为集住宿餐饮、商品购物、大宗交易、仓储物流、运输通关于一体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边疆集团”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国家二类口岸,成为新疆对外贸易的开拓者和“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