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考古有啥新发现?

18.01.2016  13:23


在伊犁喀什河中游的吉仁台沟口墓地,发现燃烧过的煤炭痕迹。(资料图片)

     天山网讯(记者李娟报道)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沉睡着很多遗址、墓葬等待着考古人员去发掘,这些遗址的发掘将拨开层层迷雾,解开历史疑团。那么过去一年,新疆考古有啥新发现?

    1月16日-17日,“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38名区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汇报,内容涉及2015年度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军事设施研究、丝绸之路古道及烽燧研究、宗教遗存考古发现、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等方方面面。

    本次研讨会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汇集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家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参加。

人类社会第一缕煤火光亮曾在新疆点燃

位于伊犁喀什河中游的吉仁台沟口墓地共有墓葬76座,遗址1000平方米,各类墓葬共计出土遗物80余件。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工作人员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据悉,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始于2015年6月1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在持续约2个月的考古工作中对吉仁台沟口的墓葬进行挖掘整理,发现了煤灰、陶片和兽骨,并初步断定这里就是遗址。

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煤炭、煤灰和煤渣,当时人群对煤的利用取得了重要进步。同时也是发现最早使用煤的地点。对煤的使用是否是在此处产生?是昙花一现,还是对周边有着广泛影响?是否用于冶金?

王永强说,用煤遗迹的发掘和陶范、铜珠等反映铸铜活动遗物的发现,为研究新疆青铜时代铜器冶铸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材料。人类社会第一缕煤火光亮曾在新疆点燃,这对系统揭示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伊犁河谷地理考古内涵有重大价值。

此结论得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李延祥的确认。

李延祥称,“遗址里用煤的痕迹可以推论遗址内很有可能存在有铸铜活动的作坊。但由于在遗址周边还没有发现矿石堆积处、冶炼区、生活区等,用煤与铸造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木垒县平顶山古墓群发掘 填补天山草原文化考古学研究空白

初秋时节的木垒县平顶山上,万亩农田一片金黄,可在木垒县平顶山的美景里,还蕴藏了神秘历史故事。

这个墓葬是目前整个东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墓葬之一。可以推测出,这是当时在此区域活动的地位比较高的人物的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称,结合当地已出土的文物和遗迹,推测这一墓葬群年代约在秦汉时期以前,距今约2000年以上。

平顶山丘陵地带适合早期时代的农作,也适合早期人类的畜牧,这两种文明形态在这个地方共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大游牧时期。据了解,新疆木垒县平顶山墓群位于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东南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中,共分布有6处古代墓葬遗址群。

数十处距今约3000年左右的环壕聚落(早期古城)和农作遗迹被发现。其中最大的环壕聚落直径达300米,是新疆草原地带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宏大的古城。这些天山草原青铜时代中晚期塞种人的游牧文化墓葬与祭祀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天山草原文化考古学研究空白。

博尔塔拉河流域早期石人墓的首次发掘

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的发掘及博尔塔拉河(温泉河)上中游至中游地区典型遗迹被发掘。

在阿敦乔鲁墓地以南约1公里处发掘的两座石人墓是博尔塔拉河流域早期石人墓的首次发掘。在博尔塔拉河中游的考古勘探和试掘也获得了丰富成果,明确了乌苏特别各真等大型聚落的年代,经过比对发现他们与阿敦乔鲁遗存非常接近,应属于相同的年代和文化序列,为探讨博尔塔拉河流域聚落构成提供了关键的材料。

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发现“一目国”遗址

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及查干郭勒河墓地清理发掘了花海子第二大的三号遗址,可能为祭祀遗址;发掘了花海子成拜特六座石堆遗迹;山下查干郭勒乡所在的河谷地带19座墓的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器、铜器、陶器、人骨、马骨和鹿角等,墓葬年代可能从公元前19世纪到前15世纪,属于切木尔切克文化晚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人员认为,这里地理位置重要,环境壮美,很可能是早期游牧王国统治集团夏季举行祭祀活动的礼仪中心。以阿尔然墓地和三道海子遗址群为代表的艾迪拜尔—三道海子文化可能是西方文献中的“独目人”,或为古代文献中的“一目国”的遗存。其强盛曾间接导致了斯基泰的西迁和西周的灭亡,促进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

甘肃、新疆两省联合开展瓜州至楼兰古道调查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溯源探索,2015年新疆地区文物考古工作开展了较多古道及军政设施的考古调查。甘肃、新疆两省联合开展瓜州至楼兰古道调查。

新疆考古所对哈密烽燧、巴州烽燧、和田地区烽燧、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别迭里烽燧、吐鲁番盆地烽燧驿馆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以点带线、以点带面”地逐步理清丝路交通历史有重要价值,也有力证明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与治理。

出土了基本完整的《法华经》经卷

在吐鲁番吐峪沟石窟西区发现了大量的回鹊文题记,出土了大量文书,包括一卷基本完整的背面书有回鹛文的《法华经》经卷;克孜尔石窟古代题记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与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新疆在东、西文化传播与交汇中的地位及发挥的重大作用。

此外,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哈密亚尔墓地、塔城阿不都拉水库、沙湾县大鹿角湾墓群、乌苏市四棵树墓群、和硕县红山口墓群、帕米尔吉尔赞喀勒墓地等早期铁器时代遗存考古工作的开展,为不同地域史前至汉唐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