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02.10.2015  23:23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载星移物换,占祖国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大地,从荒凉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在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5年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援助下,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秉承“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主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力弘扬新疆精神、践行新疆效率,努力提升新疆能力、树立新疆形象,国民经济步入增长快、质量好、效益高的历史新阶段。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新疆所有问题的关键。

  五年来,新疆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大跨越,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以来,两个“”让所有新疆人自豪: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年均增速达到11.1%,增速在全国的位次由2009年的第30位跃居2014年的第4位,在西部十二省区市的位次也由最末位快速升至第4位,是1991年以来的最好位次。GDP每年增加千余亿元:2010年5437亿元,2011年6640亿元,2012年7530亿元,2013年8360亿元,2014年达到926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跨上5000美元大关。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自治区党委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实干的结果,奋进的收获。

   四大基地战略夯实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五年来,新疆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加大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农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红色产业快速崛起,番茄制品生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快速崛起的红色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新疆已形成了粮食、棉花、林果、经济作物、红色产业、畜牧业、设施农业齐头并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粮、棉、果、畜四大基地的战略地位坚不可摧。

   全国重要能源战略地位巩固

  新疆的资源、能源富集程度让全国各省区市都为之羡慕。随着新疆的开发建设逐步深入,依托资源、能源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经济实力壮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加,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增强。新疆在全国的重要能源战略地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

  工业规模扩大增长迅猛,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升。2014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77家,比2009年增长22.7%。2014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更是达到10%,居全国第12位。

  结构调整见成效,石油一枝独秀局面彻底改变。五年来,新疆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成果显现。地方工业增势强劲,以特变电工、广汇集团、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新疆有色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工业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带动地方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非石油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在化工、电力、钢铁、有色、煤炭等优势行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新疆非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占工业经济的比重快速提升。2014年,规模以上非石油增加值1636.84亿元,比2009年增长1.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在2012年首次超过石油工业后,2014年达到51.9%。非公有制企业贡献突出,2014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7916亿元,年均增长18.7%,比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增速高出7.2个百分点。

  五年来,新疆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壮大优势产业的重要抓手,实施“千百亿工程”,新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基础产业大大加强

  五年来,新疆固定资产投入资金规模之大、建设项目数量之多、惠及民生范围之广,历史上前所未有。五年来,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4万亿元,投资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大幅跃升,由2010年的居全国第18位前移到2014年的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石化、煤化、盐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新疆经济发展的水、路、通讯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尤其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且加快向优势产业聚集。还实现了三个重大突破:一改长期以来采矿业“龙头老大”地位,制造业占据工业投资主体地位;一改长期以来“单一投向石油电力”局面,优势资源产业投资剧增;一改长期以来传统能源一枝独秀局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成为最大亮点,风能资源开发驶入快车道,太阳能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疆电外送”取得突破性进展。

  铁路形成“四纵四横”主骨架,进一步融入全国大铁路网。公路大通道建设已见雏形,2010年—2014年公路交通运输业累计投资达到1617.12亿元。目前,新疆正成为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快速大通道,为自身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航空形成了密集型网状新格局,目前共有49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新疆航空市场上运营,疆内城市环线正在逐步开通,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直达航线已全部开通,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成为国家确定建设的7个区域性航空枢纽之一。截至2014年,新疆管道输油气总里程超过12367万公里,是中国管道运输里程最长的省区,打通了油气运输西进东出的大动脉。

   对外开放展现新格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区上下牢牢把握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好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对外经济步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如今,新疆已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东联西出的大通道。

  五年来,新疆货物进出口总额均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220亿美元的历史最好水平,连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增加,新疆进口原字号生产资料数额随之增大。以原油、棉花为主的矿产品、资源型产品进口量大大增加,新疆石油产业基地和国家能源战略大通道地位进一步凸显。

   百姓享受更多改革发展实惠

  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五年来,新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始终把就业再就业作为解决民生之本、构建和谐新疆的重大基础工程,按照“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要求,以促进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工作重点,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就业总量不断实现突破。2014年,新疆就业人员达到1142万人,创历史新高。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有质有量的快速发展,我区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居民收入增长加速,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14元,是2009年的1.9倍,年均增收超过2191元,年均增长13.6%。对于农村来说,“减棉增果稳粮”等措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到位,加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力地带动了农民政策性转移收入大幅提高,农民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家底增厚。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消费层次逐步向改善型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娱乐消费、健身消费、健康消费、旅游度假消费不断增加,并且更为普及化、常态化。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