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新疆对口援疆工作结出新硕果

02.10.2015  23:23
 

  在新疆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中,中央和19个援疆省市的倾情助力,成为新疆跨越式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要把对口援疆工程打造成民族团结的示范工程。截至2014年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实施援疆项目4139个(不含兵团),拨付援助资金470亿元(不含兵团),占“十二五”援疆规划总量的83.3%;累计完工项目3700个,完工率达87%,5年的援疆任务已完成超过八成。

  中华儿女血脉相连,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教育卫生援疆、人才援疆……2000多万新疆各族群众深切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同各兄弟省市携手并进,弘扬新疆精神、凝聚新疆力量,共同创造祖国及新疆更加美好的未来。

   民生援疆:暖民心聚活力

  流线型外观的教学楼透着书香气息,实验楼、图书楼、宿舍楼,全都充满着现代化元素……眼下,阿瓦提县鲁迅小学竣工在即,抢眼的造型已然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绍兴市计划实施援疆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5亿元。在秉持“以需定建”和“建成一个,见效一个”的工作理念中,绍兴市对口援疆的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堪称精品,每一项援疆任务都完成得扎扎实实。

  “民生优先是新一轮援疆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绍兴市对口援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祝国金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一直是绍兴市援疆主攻的目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和援疆省市的努力下,民生工程在新疆遍地开花,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治区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自治区和19个援疆省市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首要位置,援疆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2010年以来,将95%的援疆资金用于县市以下基层,将74%的援疆资金用于2767个民生建设项目,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地建成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就业、教育、卫生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累计新建改建101.2万套安居富民房,建成6.77万套定居兴牧房,400多万名农牧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将74.1亿元的援助资金用于校舍改建,将85.6亿元的援助资金用于县市医院、文化馆等项目建设,新疆各族群众切实享受到“民心工程”的实惠,也增强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凝聚力。

   产业援疆:提升“造血”功能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增收致富,又能照顾家庭,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喀什投资兴业。”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力枰村党支部书记艾孜木夏·买买提明说。今年,在托普鲁克乡,不少年轻人不用外出务工,就能在家门口的手套厂实现就业。促进受援地富余劳动力就业,正是山东省的援疆项目之一。

  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重视并积极推动产业援疆,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服务跟踪机制切实服务企业,各类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对口支援省市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新疆、走进新疆,来新疆投资兴业。

  截至2014年,在自治区和19个援疆省市的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引进4880个经济合作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6825.98亿元,宜化、徐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新疆,大众汽车、三一重工产业园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特别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不仅带动受援地经济发展,而且对解决受援地剩余劳动力和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产业援疆的一个个项目在新疆这片热土落地,一笔笔资金在天山南北集中注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一批强产业、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加快了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新疆产业优化升级,带动了就业和增收。通过产业援疆,让市场真正成为最有力的黏合剂,迸发出持久的动力。

   教育卫生援疆:夯实基层基础

  2010年以来,新疆和援疆省市将74.4亿元援助资金用于双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等教育项目,在改善受援地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19个援疆省市累计为受援地培训教师4.82万人次,先后选派3000多名教师来疆支教,援受双方积极探索教育合作互助模式,采取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结对帮扶、青年教师结对培养交流、建立教育合作网等多种支援方式,援疆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模式,提升了受援地教学管理综合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等援疆项目为社会未就业人员提供了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并成为当地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为帮助受援地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援疆省市纷纷选派医疗水平较高的专家来疆工作,累计派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3582人次,举办培训班4155期,培训卫生计生人员16万人次,派出援疆医疗队202批次,援疆医疗专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基层医疗水平明显提高。

   人才援疆:交往交流促团结

  干部人才援疆是提升新疆发展软实力的关键。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19个援疆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共选派6786名援疆干部进疆工作,柔性引进各类干部人才两万多名,为新疆干部人才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

  另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各援疆省市统筹实施一系列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积极组织培训新疆各类干部人才77.6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新疆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选派3.5万名县、乡、村三级干部赴援疆省市轮训,选派2.3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等,拓宽新疆本地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视野,增强了基层干部服务新疆大开发、大建设的能力。

  5年多来,各援疆省市把新疆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办,坚持把技术、人才、智力等投入到顺民意、惠民生的领域。

  北京市采取“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县乡村三级干部轮训,选派爱国宗教人士赴京培训,提升他们正确解经能力,带领信教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确定援疆资金5%用于干部人才援疆工作,全面开展“连心牵手”、“名家引智”、“杏林春风”、“暖心希望”、“青蓝帮带”、“绿色生态”六大行动。

  江西省援疆干部充分发挥自身宝贵的“申遗”工作经验和优势,组织专家攻克天山申遗技术难题,主持完成的“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研究”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山起宏图,大漠谱新篇。19个对口援疆省市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令新疆各族人民感动的是,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把受援地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发挥懂政策、信息灵、程序熟、渠道多等优势,千方百计为受援地发展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源源不断地谱写出新疆和谐稳定发展的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来,19个援疆省市建立了相关市(区)、县与82个受援县(市)的结对关系,形成“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多层次对口援疆工作格局。民间力量、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纷纷关注新疆发展,热忱参与援疆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援疆的良好氛围。截至2014年,援疆省市通过额外支持、企业社会捐赠等渠道累计援助资金和物资28亿元。部分援疆省市还组织开展“万人游新疆”、少年儿童“手拉手”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新疆和内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