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专家解农业考古难题 5600年前海南已种水稻

23.02.2017  21:31

记者昨获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最新研究发现,早在5600年前,稻作农业已传播到海南岛。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刊物》上。

稻作起源与传播是农业考古研究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也是难题之一。海南岛地域独特,应该是稻作农业南传及不同族群迁徙的关键地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华南地区水稻大植物遗存物贫乏,很难获得植物大化石证据来解开这个难题。科学家只得另辟蹊径追寻稻作农业发展之路。植物的微体化石,比如花粉与植物硅酸体(简称植硅体),具有耐腐蚀和易保存的特征,大量保存于野生植物居群与分布区,或者保存于被古人类利用的考古遗存物和堆积物中。因此,水稻的植硅体分析方法成为获取和鉴定稻作遗存的一个直接而有效手段。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毛礼米副研究员与同行合作,在海南岛万宁地区的野生稻保护区内,使用泥炭取样器进行了浅层钻孔取样,部分样品送往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精确测年。同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副研究员对研究样品进行了植硅体提取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在5600年前,稻作农业已传到海南岛,从而为稻作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