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18.02.2016  12:11

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形成的一些习惯,历经千万年的沉淀,逐渐固化而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每逢春节,这些习俗总会更为集中地呈现。

饺子馅里有岁月——猪

春节时,包饺子多以猪肉为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曾用猪殉葬,并将猪的形象用于器皿和礼器中了。

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家猪源于野猪的驯化。然而,野猪到底在何时何地被驯化成家猪,依然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考古学家以往用骨骼形态和DNA来区分家猪和野猪。但中国科学院大学胡耀武教授提出,可以尝试分析考古所获得的猪骨骼中的同位素元素,以此来重建猪的食物结构,从而区分家猪和野猪。这种方法,为考查家猪的起源另辟蹊径。

最喜闻乐见的食物——面条

尽管饺子是春节餐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另外一种主食也不该被忽视,那就是面条。

春秋战国时期,“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的现象就开始出现,说明小麦的种植业已增加。到汉代,小麦的种植更是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汉代文献中已有了“汤饼”的记载,这应该是小麦粉加工面条的雏形。考古发掘也显示,汉代出现了专门针对麦类的新型加工工具——石转磨,它可将麦粒加工为面粉,这才有更多可口面食的出现,面条也因此出现了。

但汉代的面条绝非面条的起源。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一碗由泥土封存的倒扣的面条在《自然》上发表,改写了面条起源的历史,奠定了中国是面条最早起源地的观点。另外,在距今2400多年前,黍子也被我国新疆苏贝西的先民制作成面条,这一发现极其重要,被美国《考古学》杂志评选为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春联上的艺术——汉字

贴春联是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习俗,春联上以书法艺术展现的汉字,往往会引得大家品评一番。其实,书法艺术从汉字出现时便已随之产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用颜料在岩面上“涂鸦”记述他们的生活场景,其中有一些符号似乎就是文字最初的雏形。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陶片上绘制一些几何形符号或陶文。此后,直到19世纪末,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商代的甲骨文,被公认是中国最早的汉字。

汉字出现以来,曾先后呈现在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等材料上,因其载体不同,文字的呈现形式亦各自不同。到了汉代,纸张出现了,书体也开始因人而异,一些追求美和个性的人,就在纸张上演绎出文字的不同特征和风格,各种书体也应运而生,书法随之诞生。

清雅待客之道——饮茶

春节时,有客来访,煮杯清茶待之,也是一桩雅事。迄今为止,中国先民最早栽培茶树、饮茶的直接证据当属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距今5500—7000年)发现的古茶树遗迹。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古茶树是人工栽培,并推测当时的居民可能已使用陶器来煮茶、饮茶。

一些考古发现,也帮助我们“透视”古人制作茶饮的细节。在河北宣化曾发现一座辽墓,墓主人为张世卿,其墓中壁画清晰直观地描述了辽代居民制作茶饮的整个过程,还展示了丰富的饮茶器皿。2009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也出土了一个铜质渣斗,其上附有茶叶,专家认为这些茶叶应该是产自福建的白茶。

吃离不开它——筷子

”是春节的重头戏,筷子是必不可少的饮食工具。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用筷子吃饭的习惯,这已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狩猎采集生活时,已能用火来加工猎获的猎物,他们会用木棍来翻动肉类,使其受热均匀,这些木棍似乎可视作筷子的雏形。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陶器来蒸煮食物,相应的,产生了骨铲、骨匕、骨柶等餐具。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5000—7000年)发现了最古老的筷子——骨箸。

为什么筷子会被中国人普遍使用?这似乎和农耕文化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加工食物的器物组合以蒸煮功能为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以“”为习惯的吃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