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为超额完成目标点赞

18.12.2015  12:10
    □本报记者李志刚    宋建华
        2015年首府100件民生实事中,有23件超额完成,这不仅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民生优先理念和推进实事“足额”落地的决心,也收获许多市民点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细看超额完成的民生实事,有安置城镇人员就业的,有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的,有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民生大工程,更有增加文化惠民演出、增加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及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这样的细节内容。
        “政府把民生问题都当成大事来做,这是百姓的福气。”经开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居民刘美玲赞道。
        对于刘美玲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这不仅让她足不出户便能体检,更使在外工作的子女减轻了心理负担。
        实事不仅体现在了城市中心,还兼顾到了偏远地区。
        昨日,看着村口道路修补翻新了,70岁的达坂城区雷家沟村民马永清说,这“搓板路”修好了,以后出行就方便了。
        达坂城区建设局副局长、交通局局长朱志宏说,针对破损比较严重的乡村道路进行修补翻新,既能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又能方便村民出行。
        民生实事,民众满意是标尺。
        昨日下午,记者在天山区、水磨沟区等地社区、商住小区和市场采访时,许多市民都说,连续5年的民生实事工程,让市民享受到了“足斤足两”的民生实惠。
        23件实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分别净增1.4万人、3.7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净增1.4万人、5429人、1.15万人
        ●鼓励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9050名
        ●2015年我市计划创建“充分就业社区”40个,实际创建47个
        ●安置城镇人员就业9.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
        ●分别完成重点(紧缺)工种培训4062人;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9125人;新成长劳动力专项职业技能培训3216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技能+双语”培训2216人
        ●实现创业就业1.8万余人
        ●新建供排水管网121公里
        ●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5万平方米
        ●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282公里,惠及居民群众35万户
        ●完成各类燃气管线建设20.8公里
        ●2015年,计划实施棚改房6000套、6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建设棚改房7180套、87万平方米。计划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15万套,实际新建1.2万余套
        ●“两居”工程开工户数为37959户,占2014年至2015年建设总目标任务的101%
        ●淘汰“黄标车”1.21万辆
        ●拆并燃煤小锅炉1789台
        ●超额完成职业教育招生4000人的任务
        ●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达23.5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84场,惠及各族群众近10万人(次)
        ●计划放映公益电影9000场,实际放映9616场
        ●今年创建完成市级文明示范社区(村)56个
        ●完成设施农业建设6133亩,其中,温室1633亩,大棚4500亩;完成13个百亩以上规模设施生产基地建设和2个育苗温室基地建设
        ●完成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监)测点52个
        ●投资1.4亿元,建设完成农村公路76公里
        ●完成电梯黑匣子安装43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