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为“访惠聚”工作组和基层干部点赞

13.02.2015  13:43
            社区有他们,我们很放心”

    2月12日,乌鲁木齐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暨“访惠聚”活动表彰动员大会召开,市民纷纷为受表彰的基层干部和“访惠聚”工作组点赞。
         高新区(新市区)北京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健
          带着感情服务居民
         “访惠聚”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张健认为,这些都是干部们真情付出后获得的丰硕果实。
       他认为,“访惠聚”活动开展得非常有必要,机关干部下到社区工作,可以全面了解基层的情况,俯下身子倾听居民所想,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与此同时,机关干部还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能力。
          张健说,干部们带着感情来到社区,用与居民聊天、进屋喝茶的方式,转变了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想法设法解决居民遇到的难事、急事,久而久之,干部与群众贴得更近,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此外,工作组成员还参与到基层维稳工作中,帮助基层组织完善了应急处突和群体性事件预案,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处突能力。
          天山区山西巷社区工作者蒋娣娜
          体会辛苦收获信任
        初到基层社区工作一年,山西巷社区工作者蒋娣娜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多位同行受到表彰,让她也倍感振奋。
        “刚来的时候,得知要跑三十栋楼,挨个敲门入户,搜集居民意见反馈,汇总各类信息,真是感觉压力大。苦恼时,发现自己并非特例,有的前辈要跑更多楼,但他们不仅完成了工作,还和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蒋娣娜说。
          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复学,把最新的政策传达到居民家……蒋娣娜跟着前辈边学边积累,从中体会的是基层工作的辛苦,收获的是居民的赞许和信任。
          蒋娣娜说,她相信,心热腿勤,积极服务群众,群众看得到,党和政府也看得到。
        水磨沟区立井北社区居民吾米提?艾合麦提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
          得知受到表彰的基层干部中有自己社区的干部,水磨沟区立井北社区居民吾米提?艾合麦提打心底里高兴。
        “我们住的地方还有不少泥巴巷,社区工作人员入户,经常都是一脚泥,见到我们总会问,家里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吾米提说。
          由于两个儿子在上大学,这让单身母亲吾米提不堪重负,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帮她儿子申请办理了助学金。
          “现在的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社区工作人员,有什么困难,都会首先想到他们,社区有他们,我们很放心。”吾米提说,基层工作者的付出,带来社区的改变,他们应当得到奖励。
          米东区羊毛工镇西庄子村村民牟成平
          "舍不得工作组回去"
          听说记者要采访住村工作组时,村民牟成平连着说了三遍“我们的工作组太好了!”。帮助村民修渠、打井、筑路、翻新旧房……牟成平一一例举。
          牟成平口中的工作组是市建委住米东区羊毛工镇西庄子村工作组,过去的一年里,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西庄子村由前几年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村民们都舍不得让工作组回去。
          牟成平说,他有一个奶牛养殖合作社,销路一度让他发愁。工作组主动帮他联系销路,最终帮他在市建委家属院设了一个销售点,他的牛奶常常供不应求,每天都能赚200多元。
          当得知工作组被评为“访惠聚”活动市派工作组先进集体时,牟成平开心地说,政府应该多多表彰他们。
          市委党校副教授、自治区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胡晓霞
          培养“接地气”的干部
          胡晓霞认为,基层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政府的态度,也是连接市委市政府和居民的纽带桥梁。从制度层面考虑,工作出色的基层干部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突破限制选拔任用,将基层声音和处事经验带到更广阔的平台施展才能,有利于干部队伍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访惠聚”工作将长期不直接接触居民群众的机关干部,安排到基层社区改进作风,锻炼学习,培养“接地气”的干部,也是凝聚民心、考验干部的途径。基层干部应珍惜在基层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在群众中真正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