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新疆地质调查院杨万志

16.04.2015  14:11
 

  杨万志,新疆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在几十年的地质生涯中,凭借着对地矿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他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 中国地调局“地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得过地矿部勘查成果奖三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一次,“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等荣誉。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满腔的热情,诠释着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的赤诚之心。

  一座埋藏很深的精神富矿

  杨万志,湖南桃源县人,1985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新疆从事地质找矿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地质这个行业时,杨万志笑了,他说:“我曾经听人家说过,长春地院是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工程师的称号不管是现在还是当时都是特别吸引人的。我是从农村出来的,那个年代交通不比现在,活动的范围不超过二十里。我很想到处跑,就像旅行一样,而学地质,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湘江的鲮鱼上了岸就得学会与戈壁上的黄羊一同奔跑。刚参加工作的杨万志一进疆就被分配到了条件最艰苦的喀什二队。他深入过荒无人烟的高山峡谷、攀爬过高寒缺氧的喀喇昆仑。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第一个地质10年奉献给了南疆这片热土。

  湖南人没有身高优势,但湖南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吃苦,敢打硬仗。杨万志身上有着太多湖南人的印记:说话干脆、干活利落。很多刚与杨万志打交道的人都会惊于他飞一般的语速和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他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领会他的“不平凡的魅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经过几年的野外生产实践,杨万志被委以重任,担任一些大型项目的技术负责,再到后来成长为项目负责。哪里艰苦哪里走,哪里危险哪里去,杨万志带领他的队伍挺进过环境艰险的藏北高原,涉足过地质工作空白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昆仑尼雅河中上游1∶20万区域化探”项目中,除组织项目生产外,他还承担着繁重的野外生产任务,连续在野外工作了7个月。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跑最长的路线,采难度最大的点。车辆无法进入高山峡谷,他就肩背手扛所需物资,风餐露宿,跋涉于急流险滩。

  一个不知疲倦的探宝人

  20年来,杨万志先后主持完成了“西昆仑山1∶50万甚低密度化探扫面”等5个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参与了“塔里木地块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研究”、“新疆天山-北山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等重大地质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参与了《新疆矿产资源十五规划研究》和《新疆矿产资源十一五规划研究》编写等工作,为新疆地质勘查献计献策。

  杨万志还参与了国家305项目科技攻关“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和找矿靶区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新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首次从全疆层面对新疆区域地质化学资料进行多角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依据研究成果部署实施的新疆甜水海、岔路口1∶5万化探,先后发现了甜水海铅锌矿、卡孜勒铜矿、天神铅锌矿,使这一地区成为地质勘查热点;更新了五堡幅区域化探数据,发现了白鑫滩铜镍矿;阿齐山1∶5万化探发现了阿齐山铅锌矿,为新疆地质找矿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8年,新疆地矿局按照“精干高效,装备精良,专业全面,水平一流”的原则组建地调院,面向局属各地勘单位招兵买马,杨万志凭借其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域资源潜力评价研究领域的专长,成为第一批进入地调院的技术骨干,主要从事地质技术管理、地质科研和规划部署研究工作,积极参与新疆主要成矿区带靶区优选和地质勘查部署研究,先后主持完成阿尔泰、东天山铜矿靶区优选,阿尔金、东昆仑及西昆仑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规划。“358”项目启动后,他又参与了“358”项目方案的制订工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地质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一个默默奉献的好人

  2011年,地调院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员陆续到位,开始独立承担国家出资的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杨万志时任总工办主任。他除了继续开展科研和地质勘查规划部署研究工作外,还对地质勘查项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培养地质类专业技术骨干。在地调院承担项目的这几年里,已任地调院副总工程师的杨万志仍在新疆16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奔波,条件相对艰苦的东疆是他的主战场。

  在野外指导工作时,每到一个项目分队,他总是先问哪条路线不好跑,哪个点采不到样。了解情况之后,他带足干粮就急着赶赴工区,采样、筛样、背样都不让旁人插手。筛样时扬起的土很大,他毫不避让地站在灰土里抖筛子,待到灰尘散尽时,他已变成了一个泥人,站在一旁的青年技术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为这个老地质工作者点赞。

  2013年验收的夏干伊尔盖项目基本上都是由院女地质队员、年轻地质队员组成的,杨万志对这个项目尤为关注。每逢节假日,他放弃休假去采样,分担项目组的野外生产任务,同时和年轻人一起喝浑浊的有咸味的井水,一起挥洒汗水。项目组收队时,他又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仓库与项目组一起卸车、搬运物资。

  在雅满苏突击采样时,杨万志和项目组人员住的都是当地人用水泥板垒起来的棚户房,墙壁上到处都是一指宽的缝隙,躺在“房子”里,抬头便可以看到天空。那时候正值深秋,加之戈壁昼夜温差大,队员们冻得睡不着是经常的事。杨万志找来砖和绳子,给项目组人员的被角都吊了砖,这样睡觉不老实的年轻人半夜翻身就不会踢掉被子。这一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像一股暖流流入年轻人的心中。离开雅满苏的前一个晚上,杨万志告诉青年人离开前要打扫院子,给人留个好印象,以后再租别人的院子也好说话。第二天清晨醒来,队员们推开门走进院里却发现已经收拾利索了,门卫大叔悄悄地告诉他们:“你们的领导7点就起来了,早把院里的垃圾捡干净了。

  去伊犁检查项目,杨万志执意要在出发前备一套炊具,从锅碗瓢盆到菜刀案板一样都不能少,同行的人都很纳闷。他们到了地方才明白过来,原来项目组临时安排了一名少数民族姑娘,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她又不愿意给项目组添麻烦,每天只吃一些馕和零食。别人忽视的问题,负责生产调度的杨万志却记得很清楚。地质队的娘子军出野外,项目组一般都会体恤地安排她们做诸如样品加工、编录等一些相对较轻松的活,杨万志始终认为这对女地质队员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她们所接触到的工作很局限。所以,杨万志在尊重她们自身意愿的基础上,尽量不差别对待,甚至创造条件把她们安排到能学到技术的岗位上。住宿不方便,再支一顶帐篷;饮食不方便,再开一个灶,学到真本事才是硬道理。

  当谈及现在的地质队员和老一辈地质队员在吃苦能力和精神面貌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时,杨万志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第一,每个人都有自由,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第二,我现在还能干得动,自己可以做到的就尽量做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年轻人需要爱护。

  杨万志还热心各项公益活动,仅5·12汶川地震那年,他先给灾区捐去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后又向全国妇联“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捐了一万元善款。他身边的人告诉记者,有时候在野外,杨万志会把善款托付给同事帮忙汇款。

  这就是杨万志,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语,没有多少影像资料记录他的身影,甚至发这篇稿时,配一张图片都让作者费尽脑筋。采访他时,只有从与他接触过的同事当中,搜寻和挖掘他的闪光点。他就这样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果有人问“劳模精神”是什么?我们会很荣幸地引用杨万志的那句实在话:“劳模就是——干活。”但愿大家能从杨万志这句朴实的话语中,感悟到求真务实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