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里县:住居玛拜村工作组为村民们建起了微信群

14.06.2015  07:00
村民大小事有了好帮手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蓓报道)“以前有个笑话说偏远乡村‘通讯基本靠吼’,现在咱们村通讯也是靠吼,只不过吼的地方不一样了。现在在咱村的微信群里吼一声,大大小小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5月20日,当记者走进新疆托里县多拉特乡居玛拜村的村委会大院时,看见村委会办公室门口立着块牌子,当中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添加到村里的微信群“我们的家乡居玛拜”里去,村支书道吾肯·哈木扎向记者介绍说:“托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到我们村住村以后很快就建起了这个微信群,真没想到现在成了我们每天都能用到的好帮手。

        “我们来到村里以后,了解到村里‘80后’‘90后’年轻人较多,结合他们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们就想着建一个微信群来作为工作平台。”托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住居玛拜村工作组组长木合亚提·木汗感慨地说,“现在这个微信群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最初的设想了。”从2月下旬住村工作组开始建立微信群到现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一个一百人的微信群很快满员,再开一个很快又加满了。全村20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在村里的微信群里。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可以定期通过微信群向村民发布法律法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等相关宣传内容,此外村内动态信息、村外招工信息都能通过微信群传递到每家每户。

        “村里有个红白事,不用主人家再骑上摩托一家家跑了,群里发个信息,大家都知道了。前几天我们在群里发一个招工信息,一会儿就有人报名了,回复晚了还抢不上这个机会呢。”道吾肯说。

        微信群还是正能量的发散地。3月29日,托里县大面积突降暴雪,在茫茫风雪中,邻县、邻乡的十几户转场牧民携5000多头牲畜被困在村附近的省道318线上。村委会和工作组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在微信群里发了个信息,号召条件允许的村民帮助这些受困的牧民。不到两个小时,十几户五十多人都被村民接到了家中,不仅给受困牧民端上了热茶热饭,还把自家的棚圈给他们的牲畜用。

        “当时接完春羔没多久,如果没有遮避风寒的棚圈,大批小羊羔会被冻死的。”家里住了15个受困牧民的道吾肯告诉记者:“我一个人做饭忙不过来,就赶紧把在县城陪孩子的妻子叫回来了。”当天夜里,听已经获救的牧民说,还有两户牧民走远了,不知道怎么样了,村委会副主任卡马力·卡德尔别克二话不说开上车就追了出去,终于在十几公里外把那两户牧民也接了回来,安置在自己家中……受困牧民住了五天,一张张温馨相助的图片发到了微信群里,顿时群里满是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纷纷为自己村里的热心人们点赞。

        微信群还成了工作组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工作的便捷平台。当天,记者打开“我们的家乡居玛拜”,看到一条最新的消息是村民热哈提·胡木尔发的小视频——他家地里正在机械化施叶面肥。工作组的帕尔扎娜·塔哈什拜看到这个小视频笑了:“他前两天拍了个照片发到群里,说他家的小麦叶子咋发黄了,我们看到后就去他家地里看了看,告诉他需要施叶面肥,今天他就开始干了。”帕尔扎娜还告诉记者,现在工作组队员常常坐着道吾肯或卡马力的摩托车一起去村里的田间地头看看。谁家需要补苗、谁家需要施肥,工作组的技术人员懂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而村干部知道这块地是谁家的,“我们当场拍个照,在微信群里喊一声谁家的地里需要干什么,他们立刻就知道了。”她说。

        现在,卡马力是村里微信群的管理员,他说,微信群不光是传递信息,村民和村干部互相交流的也多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也高了。当然,他还特别重视自己这个管理员的身份。“有些村民的辨别能力可能不是很强,微信上有时候也会有人转发一些不实的消息或者一些有害信息,我们和工作组的成员看到以后就会及时删除并在群里说明,之后还会找机会耐心跟当事人解释劝说,不要被有害信息蒙蔽了。”他说,“微信群要建好更要用好。

        在爱上网的年轻人看来,村委会大院还有一个特别的吸引人之处,那就是覆盖了公共无线局域网。“我们对电脑、上网这一方面不太懂”,道吾肯说,“工作组来了以后帮我们把电脑也利用起来了,无线网络也搞好了,现在手机上网可方便了。给上级报信息也不用骑着摩托跑了,用手机就能发出去。”最后木合亚提插了一句:“欢迎村民来蹭网”,说得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