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科技人才短板影响创新制约发展不容忽视

15.06.2017  13:30

项目和人才是支撑科技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的两翼,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昌吉州5支科技人才队伍在支撑产业引领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各项指标名列自治区第二,农业科技创新稳居第一,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双创”的推进,自治州科技人才短缺、失衡、缺乏活力等短板明显地影响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重视程度不够,财政科技投入萎缩。除昌吉市外,基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弱化,科技管理人才流失,比撤并前减少三成以上,科技服务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决算支出的比例从1.2%下降到0.8%,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下降到0.23%,远低于自治区水平(0.55%)。科技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曾经从大农口调整到工业口,如今又回到社会发展口。

二、创新平台失活,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十一五”以来,以行业为基础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重视下得以迅速发展,自治州先后建成2家国家级(自治区6家)、27家自治区级、24家州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本土人才为主体,汇集了各行业中高级职称的科技创新人才,取得了一批如棉花工程化技术、疆电外送、煤层气开采等重要科技成果,实现了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全覆盖。但是由于创新平台建设缺乏政策支撑,后继乏力,运转失灵,人才流失,目前不少沦为“样子工程”。“十三五”以来,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自治州先后建成了1家国家级(自治区共3家)、16家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以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自治州聚集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新平台,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定自治区、自治州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指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中介机构泛滥,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为填补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撤并后的真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十二五”以来,自治州科技中介机构得到迅猛发展,已建成3家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3家州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触角伸向全州各地甚至域外,成为自治州1.8万家企业的科技传播者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者。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传播了科学思想和科技理念,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基石;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打造包装科技项目,指导传统企业向科技转型;打造包装了近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服务人才。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自律,科技服务商品化、以次充好、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等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科技服务业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从2016年开始,新的中介机构开始涌现,自治州“我可”、“云海云商”等三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以及数十家整备待批的创客空间、星创天地有望发挥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并将创新运行机制、服务方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决策咨询滞后,专家顾问机制待新。2006年,为适应自治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自治州建立了专家顾问组织,对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专项进行专家论证,并通过自治州科技计划立项对重大决策征询专家意见,每年一部《决策咨询参考》结集出版。专家顾问团的建立填补了自治州决策咨询领域的一项空白,推进了决策民主化进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专家咨询课题结题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迫切需要改革以激发活力。

五、政策缺乏活力,科技特派员难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2002年建立后,自治区、自治州科研院所、高校等技术人员带着项目和资金入伙,深入田间地头、工矿牧区,催生了一批新产业、诞生了一些新门类、创新了一套新模式,人数从当年的160多名发展的目前的近千名,足迹遍布庭州大地。由于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滞后,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待遇、职称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科研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科研与生产脱节,另一方面,基层一线需求缺口很大,目前科技特派员领办、入股、加盟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通道,迫切需要科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支持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六、高端人才稀少,缺乏栓心留人环境。高端人才引进难,引来了留不住,留下了难创业,依托西域集团组建的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度风雨飘摇。2015年签约共建的中国农科院西部研究所,目前仍在协调筹建,跑办审批,今年先后有10个院属研究所20个科研团队在老龙河地区开展试验,但因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总体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