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法院院长深入州残联包联村指导扶贫开发工作

09.05.2016  13:39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根据《自治州3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村)扶贫攻坚包联帮扶工作方案》的部署,5月4—5日,巴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巴音克西克同志带领州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钟祥国、州交通银行工作人员,往返1000多公里,轻车简从,深入包联村——若羌县瓦斯霞镇塔什萨依村,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xml:namespace prefix="o">

塔什萨依村地处若羌县城以西100公里处,东距瓦石峡镇20公里。常住人口307户,1023人,(其中:搬迁牧民242户,823人),有残疾人30人居住着汉族、维吾尔等民族。现有贫困户232户,703人,是自治区贫困村,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00元,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政策性补贴收入等。塔什萨依村是自治州定居兴牧项目的新建搬迁村。近年来,按照自治州“一电、二水、三地、四枣”的总体部署,塔什萨依村先后整合各类项目和扶贫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已建设完成高标准安居房244套,已搬迁入住牧民242户,823人。通水、通电入户率达100%。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等得到显著发展。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种植业收益微薄。塔什萨依村目前共有耕地4840亩,平均每户20亩,每人5亩。由于是新建村,土地开发较晚,大部分耕地是2013年以后开垦的荒地,搬迁牧民所分配的耕地土壤盐渍化重、土地瘠薄,仍在改良过程中。当前耕地灌溉全部使用地下水,牧民大部分为贫困户,缺乏资金对土地进行改良。据统计,当前牧民因缺少发展资金、缺少技术致贫的多达179户。目前,所种植的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收益甚微,红枣产业虽然收益高,但是,其周期长,要求高,用于投入红枣苗木购置、嫁接、肥料的资金较多,再加之村民又多为搬迁牧民,从原有的分散居住模式到现在的集中连片居住模式,传统的游牧生产经营方式被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代替,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导致大家难以适应。

(二)畜牧养殖业未形成规模。近年来,塔什萨依村已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建成暖圈84座、棚圈32座,每座配套建设饲料库30平方米,青贮窖30立方米,并于去年实施了养殖小区通水工程。目前,塔什萨依养殖小区暖圈已全部分配给牧民用于发展畜牧业。通过调研发现,搬迁牧民普遍对养殖业感兴趣,但是由于牧民较为贫困,且养殖小区配套的围墙、防疫室、药浴池等设施还未完善,对发展现代畜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养殖小区的现有羊存栏量仅为1280只,人均1-2只羊,按照每座棚圈、暖圈每平方养殖密度1只羊/2平方米计算,棚圈、暖圈育肥羊载畜量可达7500只,还可增加养殖量6000只羊。

(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自“定居兴牧”工程以来,虽然塔什萨依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但部分贫困户家中因学、因病致贫现象突出,虽建有幼儿园、村卫生室,但牧民子女上小学、初中需到瓦石峡镇、县城就学,路途较远。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差,牧民无法得到医疗保障,生病需到县城医治。当前,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达30户,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达23户。

(四)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塔什萨依村大部分群众是由传统牧民转为现代农民,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牧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相对较低,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加之受语言障碍和科技素质不高的影响,缺乏就业转移技能,限制了外出劳务输出,贫困户增收解困难度较大。据统计,目前,全村劳动力53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57人。

针对以上问题,巴音克西克院长今年以来多次到县上、镇上,深入该村,了解情况,探讨对策。并走访慰问贫困户、残疾人。并与县、镇、村领导就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座谈研究,形成扶贫开发方案。

调研中巴音克西克院长强调,按照自治州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塔什萨依村要在今年如期完成贫困村退出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县镇村三级要形成狠抓扶贫工作的共识,要始终按照自治州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扛起扶贫攻坚硬责任,抓牢精准扶贫硬措施,确保完成攻坚脱贫硬任务。并表示,作为塔什萨依村的包联领导,将积极协调州残联、州交通银行等包联部门、企业、住村工作组开展帮扶工作,帮助研究和争取项目、资金,共同为塔什萨依村社会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出力尽责、添砖加瓦,确保圆满完成扶贫工作目标任务。

目前,州法院已落实帮扶资金30万元,州残联已落实帮扶资金20万元。

(巴州残联    钟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