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75岁姚承勋为十三冬开幕式奔忙两年

20.01.2016  20:29

 

十三冬:75岁姚承勋为十三冬开幕式奔忙两年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雪红报道)十三冬从筹备到开幕,凝聚了无数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心血,这其中有一位老人,一位75岁的老人。他是十三冬年龄最大的工作人员,他是十三冬开幕式文体表演《冰雪天山阳光丝路》的节目策划、总撰稿,他是国家一级编导、新疆著名词作家、翻译家,他是新疆文化的领军人物,他是兵团歌舞剧团原团长兼党委书记,这个让人敬佩的他是——姚承勋。

   站好“最后一班岗

  当看到姚承勋和年轻人一起忙碌时,记者心底升腾起了一股强大的敬意。

  1月19日下午,在自治区冰上运动中心速度滑冰馆,十三冬开幕式文体表演《冰雪天山阳光丝路》正进行最后一次彩排。姚承勋在观众席上用心地看着,暗暗记住需要调整完善的小细节。

  为了方便工作,十几天前,姚承勋住到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他心脏不好,十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老伴徐梅花不放心就一直陪着他。

  他说:“总导演曾健是我的老搭档,文字上的事他都要找我,昨天还在为中央电视台直播开幕式写解说词,到今天我的工作就算结束了,20日开幕式我就不看了,主要是还有事等着我,我等着回家看十三冬开幕式直播。

  接到十三冬的任务是在2014年年初,从方案、节目策划到文案确定历时1年半,在姚承勋的记忆里,《冰雪天山阳光丝路》的文稿修改了20多次,当他一次次在电脑前修改时,他内心澎湃着对新疆的热爱和对体育的喜爱。

  《冰雪天山阳光丝路》的尾声《阳光丝路》是在歌曲《阳光丝路》中结束的,姚承勋是这首歌的词作者,当他在键盘上敲击出“万方乐奏回荡时代交响,一带一路放射出璀璨光芒”时,他对新疆未来充满了憧憬。

  姚承勋在北京生北京长,1965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到了新疆工作生活,50年来,他的生命早已融入新疆。

  姚承勋是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的编剧,还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新疆礼赞》的总撰稿之一,为晚会创作了歌曲《美丽新疆亚克西》。他把自己对新疆的见证和情感融入歌词中。

  他不仅是文艺工作者还是一位体育迷,喜爱所有球类体育项目,看电视60%的时间要锁定体育频道,大型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和比赛绝对不能错过,他是《体坛周报》的金牌读者——坚持看了20多年。

  姚承勋说:“我虽然不会滑冰滑雪,但电视上播的冰雪比赛项目我经常看,花滑、大道、短道、跳台滑雪都看。第一次听到十三冬我没什么认识,了解新疆举办十三冬的背景后,我觉得这是值得做的事,是对新疆最好的展示,会推进新疆的发展,前期研究了很久,又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视频。

   十三冬让人生更有意义

  上大学时姚承勋学习哈萨克语专业,这个专业把他和新疆连在了一起,目前他有近800万字的哈萨克文翻译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汉译奖,去年8月由他翻译的哈萨克文长篇小说《博坎传奇》刚刚出版。他的人生丰富多彩又传奇,而他说:“参加十三冬开幕式的工作,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了,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

  用50分钟表现新疆的发展、冰雪运动的历史、冰雪资源,体育、文化、北京冬奥会、一带一路、冬奥会……怎么把各种内容安排到表演中,这是姚承勋和团队成员的难题。

  回忆起他和大家一起完成《冰雪天山阳光丝路》的过程,姚承勋感慨万千,他说:“要立足新疆还要着眼全国,因为要表达的信息量特别大,就决定舞台和视频短片的结合,起初试着用一个孩子、一位老人、一个童话人物,后来用了‘雪莲娃’来连接整个演出,用4个视频短片代替主持人,能展现的东西更多了。

  他认为,十三冬开幕式用短片当主持人是一大创新,舞台上的真实人物和片中拍摄的人物是同一人,舞台和屏幕实现了无缝融合,这个尝试很成功,有真实感和冲击力。”

  文稿定了后,他又从北京邀请了国内著名的编导余大鸣和她的导演团队,节目确定后如何把非体育内容与体育融合到一起,把体育与艺术糅合为一体,再巧妙地串联起来,姚承勋和团队成员又是煞费一番苦心,在开会时讨论,回家后他还总是反复琢磨,有时还和老伴商量。老伴徐梅花曾任兵团舞蹈家协会主席,是著名的演员、国家一级编导,在舞蹈编排方面是专家。

  姚承勋说:“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彩排中很多事让我很感动。在新疆多元文化展示部分,总让我心里涌动着自豪,当新疆多元文化汇聚到中国文化中时,舞台的画面和谐而美好。黑龙江杂技团的演员也让人很感动,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滑着冰跳顶碗舞。阿凡提和小毛驴的表演在合成和预演后不断修改,从自己滑冰跳舞到和其他演员互动,在舞台上摔倒打滚,真是演得太好了!

  因为自己当过演员、演过话剧,所以他知道演员的艰辛,当他在观众席上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时,他内心收获了满意。

  姚承勋说:“开幕式可以用热情似火和炫目璀璨来形容,汇聚了新疆所有人的热情和信心。